可在苗高乡所发生的,是有组织有预谋,官商勾结,政治包庇的交易。
是灭绝人性,人神共愤的恋/童。
而侯贵平也因为此事,不仅被残忍杀害,死后更是蒙受不白之冤,成了外人眼中,口诛笔伐的强奸犯。
侯父在家乡是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教师。
儿子蒙受的不白之冤,让他选择跳湖自尽,从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侯母也疯了,成天在村口游荡,嘴里总是嘟嚷着。
“我儿子不是那样的人,不是的,他不是的........”
再到后来,侯母也不知所踪。
没人知道她的下落,兴许死了,也许生不如死.......
村里的人都因为侯贵平抬不起头,可又本能的认为,他那样正直的人,不可能是强奸犯。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侯贵平’三个字,在他的家乡成为了禁忌。
“看来你们说的这群人,比太监还要不如。”
徐朝阳始终认为,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已经比普通人的生活要好上数万倍。
他们想要什么,唾手可得。
为什么非得做畜生?
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相悖的。
越是在泥潭里挣扎的小人物,可能越爱国。
越有钱的,什么知名导演,明星艺人,企业家。
不是改国籍,就是捐钱给别的国家。
爱国?
爱谁的国,爱那个国?
同理,越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可能越遵纪守法。
如此重重,不胜枚举。
苗高乡所发生的事性质恶劣,可足足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参与其中的,哪一个得到了真正的惩罚。
李建国、胡一浪、孙传福。
曾祥东、秦大川........
徐朝阳列了一份名单,心里有了个大概的计划。
“要想深入调查,此事不能秘密进行,必须闹大。”
他其实很理解,剧里的江阳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死,要通过‘献祭’自身的生命,前去揭开黑暗的一角。
社会性质发生巨大的转变后,查案需要借助舆论。
这本身,就是一件挺搞笑的事情。
但搞笑,也是现实的一部分。
如今江阳几人手里全无线索,靠李成阳,也不可能查出什么来。
但徐朝阳的做法,和江阳是完全不同的。
江阳追求组织程序正义,自己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