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等到大巴车启动上路之后,几个沪海人随即还惊讶的发现,那个收了他们的钱,身穿风雨衣的负责人,居然在车上开始按人数发放瓶装水,发面包,发纸巾。
“风雨衣”叫了一个人给他帮忙,两人各抱着一个...
雨后的清晨,空气里还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承志园的梧桐树叶子被洗得发亮,水珠顺着叶尖滴落,在石阶上敲出细碎的节奏。米晓卉坐在轮椅上,由小陈推着缓缓穿过回廊。她昨夜睡得并不安稳,梦里全是风声,夹杂着孩子的诵读、远方的电报铃响、还有顾承志咳嗽时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闷响。
可她仍坚持早起。今天是“光读云平台”上线五周年纪念日,全国将有超过三万所中小学同步举行“万人共读《少年中国说》”活动。直播主会场设在承志园礼堂,吴小川已带着技术团队彻夜调试设备,确保信号能覆盖到最偏远的村小。
林婉清早早赶来,手里提着保温桶,里面是熬了两个钟头的小米粥。“你脸色不好,”她一边扶米晓卉调整坐姿,一边低声责备,“昨晚又熬夜看留言了吧?”
米晓卉笑了笑,没否认。昨夜她翻遍了“写给米奶奶的一首诗”投稿专区,那些来自边陲小镇、牧区帐篷、盲童学校的手写稿让她一次次停下滚动页面的手指。有个青海的孩子写道:“老师说我的诗不合格律,可米奶奶说只要真心,就是好诗。”她看着这句话,眼泪无声地滑了下来。
九点整,直播准时开启。画面从北京切换至西藏那曲、云南独龙江、黑龙江抚远、海南三沙……每一处都有一群孩子站在晨光中,手捧书本,声音清亮。当最后一站新疆喀什的维吾尔族学生用双语念出“少年强则国强”时,全场掌声雷动。
吴小川走上台前,宣布了一个新计划:“未来三年,我们将为全国一千所特殊教育学校免费配备‘触感朗读仪’,让每一个失聪、失明或语言障碍的孩子,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晨读。”
台下有人提问:“这些投入靠基金会撑得住吗?”
吴小川答得坦然:“钱从来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是有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听不见声音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平仄之美;一个说不出话的孩子,心里也藏着千言万语。我们做这件事,不是施舍,是还债。这个社会欠他们一句‘你在,我们都听见了’。”
掌声久久不息。
午间休息时,米晓卉被推到后院静坐。阳光斜照在草坪上,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槐花。忽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约莫七八岁,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米奶奶……这是我写的诗。”她怯生生地递上。
米晓卉接过,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读起来:
>“爸爸在工地摔断了腿,
>妈妈天天哭。
>我躲在床底下背诗,
>因为老师说,念诗的时候,
>痛苦会轻一点。
>昨晚我梦见您来了,
>您摸着我的头说:
>‘孩子,你不是累赘,你是光。’
>醒来我发现枕头湿了,
>但嘴角是弯的。”
米晓卉久久无言,只是轻轻把女孩搂进怀里。她的手臂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但她知道,这一抱必须用力。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
“张小满。”
“好名字。”她说,“满了,就不怕空了。”
她让秘书登记下这首诗,列入下一期《民间晨读集》出版名单,并特别注明:“请安排心理辅导志愿者跟进家庭情况。”
下午两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砸了下来。雨水猛烈拍打着玻璃窗,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冲刷一遍。就在众人以为活动将中断时,吴小川接到一条紧急连线请求??来自四川凉山深处的一所村小。
由于山体滑坡,电力中断,全校师生挤在唯一完好的教室里,借着手电筒和手机闪光灯照明,坚持完成了晨读。校长哽咽着说:“我们知道今天全国都在看,不能缺席。孩子们说,要是我们不读,米奶奶会难过的。”
镜头扫过一张张黝黑而专注的小脸,他们齐声朗读《陋室铭》,声音穿透雨幕,清晰得像刀刻进人心。
米晓卉闭上眼,泪水顺着眼角沟壑缓缓流下。她想起三十年前,自己第一次走进贵州山区时,看到孩子们趴在破桌上抄诗的模样。那时她发誓:哪怕只剩一个孩子愿听,她也要讲下去。
如今,那一个孩子,已变成千万个。
雨停后,天边出现一道彩虹,横跨整个园区。林婉清提议去新开辟的“记忆花园”走走。那里种满了各地捐赠的植物:漠河的兴安落叶松、海南的椰子树、内蒙古的梭梭林、云南的蓝花楹……每棵树下都立着一块铜牌,刻着一段与晨读有关的记忆。
走到一棵矮小的桃树前,米晓卉停住了。铜牌上写着:“2003年,甘肃酒泉某中学,一名自闭症男孩首次开口说话,是在晨读课上跟着全班念‘桃花潭水深千尺’。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去看看那个潭。’”
“这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她问。
林婉清翻开记录本:“他现在是一名园林设计师,专门设计无障碍阅读公园。这棵桃树,是他亲手栽的。”
米晓卉伸出手,轻轻抚摸粗糙的树皮。那一刻,她仿佛看见那个蜷缩在角落、拒绝与人对视的男孩,终于抬起头,走向春天。
傍晚六点,一辆军绿色吉普车驶入园内。下来的是位身穿旧式中山装的老人,头发花白,步伐稳健。他是李德海的老战友赵振东,曾是某边防团政委,退休后一直在边境线上义务推广双语晨读。
他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用牛皮纸包着的册子,里面全是戍边战士们写的诗。有的字迹歪斜,有的夹杂错别字,但每一首都真挚得令人心颤。
其中一首让他当场念了出来:
>“界碑旁的雪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