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去世了,如果不设立储君,对于国家来说是不稳定的。钱元瓘有十几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都业已成年。按道理是比较适合作为继承人的。但是他们都是养子,在五代,养子也是有继承权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南唐国国主徐知诰。老四也是养子,早夭。
剩下的孩子当中目前来看钱弘倧和钱弘佐呼声最高。钱弘倧是钱弘僔的胞弟。如果鄜氏为王后,那钱弘倧以嫡长子身份成为储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没什么争议。但如果不立王后,那么按伦序应当是老大继承世子之位。但在五代这个乱世,储君更多考虑的是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以嫡长来确定继承人顺序。当然,这反过来也造成了五代十国兄弟反目、自相残杀的许多惨剧。可以说嫡长子继承制是有利也有弊的。
钱元瓘觉得钱弘佐虽然在这件事情上做法不对,但是本心是为了帮他的母亲医病,好感增了三分。他饶有兴趣地问钱弘佐道:“六郎,你觉得现在谁更适合当世子?”
钱弘佐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这种事情也能这么当面直白的问吗,谁敢说真话?但他面上也没表露出来,从容答道:“五哥在世时,我俩曾谈论此事。我说,五哥坐镇世子府。而我,不过是一执符印之命而已。我曾立下宏愿,立志成为一将军,征伐四方。兄弟之中。我看九郎最适合。”
钱元瓘皱了皱眉,因为儿子太多了,九郎在所有人当中,也不是很突出。除了学业比较好以外,似乎并没有其他太多的优点,便问为什么。
钱元瓘觉着是因为钱弘佐、钱弘俶关系好,这才举荐他。钱弘佐熟知的历史上,钱弘俶是做了吴越国国王的,所以心里有底,也不算是说假话。便从容的分析道:“当今天下,武人为上。篡位乱国,弑父杀兄,皆是武人。自梁太祖以来,武人掌权,以致国家倾颓、山河破碎。可见国家大乱,根在武人。因此,当行以文制武之策。今观我吴越,数大节度,分疆裂土。虽兵甲数十万,看似强盛。然福建一战损兵折将,究其原因,盖在各地节度所抽兵力不过虾兵蟹将、滥竽充数而已,中枢之兵伤筋动骨,使得地方强而中枢弱也。可见若不尽早限制兵权,我吴越危矣。所以。当行以文制武。诸兄弟之中,九郎课业最佳,为人和善至孝,故而推荐九郎。
钱元瓘听了,漠然许久,心中暗暗赞叹。这个儿子眼界、格局都不小。能将国家的弊病看得一清二楚、条理清晰,是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