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岛人的入台,人们居住和活动范围扩大,开始进行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劳动,社会已经进入绳纹红陶时期。在3500年至2000年之间的时候,台湾社会进入彩陶阶段,农业和渔猎业较为发达,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铁器。
而此地的汉族移民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不过这是三国时期的事情了。当时,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有记载的中国大陆居民首次大规模到达台湾。此后,随着历史的演变,越来越多的汉人从福建、广东等地迁移到台湾,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随着大陆移民潮的加速,汉族人口在台湾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21世纪的时候,台湾的汉族人口占比高达98%左右,而原住民则占2%左右。虽然汉族人口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原住民的文化和传统在台湾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此时的台湾岛上有很多民族,包括巴赛人(Basay)、凯达格兰人(Ketagalan)、噶玛兰人(Kavalan)、泰雅人(Atayal)、西拉雅人(Siraya)、赛德克人(Seediq)、太鲁阁人(Taroko)、赛夏人(Saisiyat)、道卡斯人(Taokas)、巴则海人(巴宰人Pazih)、巴布拉人(Papola)、邵人(Thao)、布农人(Bunum)、沙奇莱雅人(Sakizaya)、阿美人(Amis)、卑南人(Puyuma)、鲁凯人(Rukai)、排湾人(Paiwan)、雷朗族(Luilang)、猫雾捒族(即巴布萨族Babuza)。一部分来自东亚大陆,也有一部分人从东南亚而来,如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等,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习俗。
其中,属于平埔族的有邵族人、噶玛兰族、凯达格兰族、雷朗族、道卡斯族、巴布拉族、猫雾捒族、巴则海族、洪雅族、西拉雅族。这些人主要生活在北部和西部的平原地带。主要以从事农业种植为生,性情温和。而生活在山区的生番则以狩猎为生,性情暴躁,比较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