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欧洲犹太难民大规模逃往华夏的另一个原因是华夏同情犹太人。
在欧洲犹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华夏伸出了同情和援助之手。华夏驻奥地利大使何凤山不忍心看着奥地利的犹太人被屠杀,义无反顾地给一个犹太青年发了11份签证,这个犹太青年就是拿着这11份签证到集中营救出了自己的11个亲友。消息传开,犹太人在华夏驻奥地利使馆门前排起了长队,一一领取救命签证,然后辗转前往华夏和其它国家。
这个时候,上海早已是犹太难民人满为患了。
犹太难民到达上海时都是穷困潦倒、形同乞丐。上海所有的犹太组织、团体、商行都动员起来,成立了一个“救助欧洲犹太难民委员会”,先后建立了6个较大的难民中心,向源源不断的难民提供住房、膳食、医疗,还派出人员到上海以及世界各地去募捐。上海市民对接待难民的工作也给予了积极的协助。这些受尽磨难的犹太人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于明这次袭占上海,于明按照韩勇的任务,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到上海犹太人难民营里招募人才。他知道,犹太记者汉斯·希伯和医生雅各布·罗森诽尔德已经参加了红党。雅各布·罗森诽尔德改名罗生特,在军部医院工作,医术很高明。这个信息说明深受法西斯摧残的犹太人愿意起来与华夏人一起消灭侵略者。
4月6日下午,于明驱车来到了东熙华德路的中欧犹太人协会,与协会会长莱塞和费利克斯·卡德格以及理事会库特·来狄许见面。
参谋长何长华从昨天晚上进上海后就已经带着干部战士在虹口中欧犹太难民营做工作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不理想,等着于明来与中欧犹太难民的代表人物见面呢!
说句实在话,到目前为止,日军对犹太难民也是不错的,实行的是保护、救助政策。不然的话,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处境会更惨,那真是刚出虎穴又进狼窝。历史上日军对犹太难民实施隔离政策,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开始隔离犹太难民,没收英美国籍犹太难民的财产,实行审查证制度。日军甚至改组了中欧犹太协会,使其成为亲日的管理犹太难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