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后两次大汶口事件,守备部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且全部玉碎。你们想想,这种情况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生?
二、第二次大汶口事件中,大汶口28架战机全部不翼而飞,它们到哪里去了?是什么部队习惯于盗窃皇军战机?
三、最近冀南、冀中、鲁西都显得很平静,基本上没有发生中队级规模的战斗,有的只是土八路小股部队的袭扰。八路军那么强大的部队干什么去了?他会这么听话,乖乖地呆在冀南不找皇军的麻烦么?
四、第一次大汶口事件偷袭者用的番号是华夏宪兵和二十军团。确实有华夏宪兵这样一支神秘部队,不过那是委员长的卫队,一般情况下不会出战。
二十军团虽然现在加入了鲁南战场,但是不是真的与华夏宪兵配合制造了第一次大汶口事件,现在还不能确定。第二次大汶口事件用的是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和第三集团军的番号,这别动总队是个什么性质的队伍我们不清楚,但第三集团军我们是清楚的,它就是韩复榘的部队。虽然装备不错,训练也不错,但它的战斗力没有强大到可以悄无声息地拿下大汶口的程度。
前一阶段他们曾经攻击过济宁、汶上,都是师级规模,结果都被我守军击退。我敢保证,以第三集团军一个师来攻击大汶口的话,守军一个大队凭险据守,完全有能力击败他们,而不是集体玉碎。”
寺内寿一大将说到这里,不再说了,岗部直三郎和喜多诚一几乎同时惊恐地张口说道:“司令官阁下的意思是六十七军的部队干的?”
寺内寿一也有点迷茫,说是六十七军部队干的,可守卫铁路的部队并没有报告有部队大规模过路的情报啊。说不是吧,实在想不出华夏还有哪支部队又如此强横的战斗力。等等,难道第一次大汶口事件就是韩勇主力为越过津浦路而制造的么?
再想想,也不可能,虽然自己曾设想过万一韩勇流窜山东的情况,但那只是设想。这冀中、冀南、鲁西皆是华北平原的膏腴之地,以韩勇作战习惯占领城市、习惯大缴获的脾性看,他不可能放弃大平原跑到鲁中南山区去受穷的。再说,华夏的情况很复杂,山东和冀中冀南不属一个战区,委员长恐怕也不会让韩勇这个的头号战将去山东发展的。
百思不得其解的寺内寿一大将,把想法和盘托出,让岗部直三郎和喜多诚一帮助参详。结果二人也认为从战法上讲,确实应该是韩勇部队干的。但韩勇部队明明在皖南、皖北,不可能越过黄河、越过津浦路到鲁中南山区去的。假如是韩勇部队到了泰安附近,以韩勇的作战习性,恐怕当时顺手就把泰安给占了。说不定他还会南下攻占兖州或北上攻占济南。再说,鲁南皇军正与委员长部队激战,韩勇是六十七军将领出身,死在他手下的日军恐怕很多很多,他也没道理跑到鲁中南去替委员长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