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年多的战争,孙连仲的军队真是越打越会打,越打越能打,守军利用大别山的险峻地形,构筑了重叠多层、大纵深的防御工事,又不断组织反击,同时还经常出击敌后、攻击据点、破坏交通,实施伏击。当然,与孙集团军共同作战的宋希濂也比前两次的队友们更强悍,配合更是非常良好。
这一回,田镇南三十军和宋希濂七十一军,两军军部干脆就在一棵白果树下凑在一起,老田小宋一起摆弄沙盘一起讨论敌情一起吃饭喝酒,这也许是国民革命军不同派系两军配合作战最默契最亲密的一次了吧。到后来,官高一级的孙连仲不知道是不是羡慕白果树下的和谐畅快,也把他的第三兵团司令部,都一起搬来白果树凑热闹。
这么看来,孙连仲宋希濂田镇南冯安邦等,窝在大别山里逐次拦阻鬼子,凭着险峻地形慢慢跟日军的二个师团磨蹭,战局好像远没其他战役那么紧张凶险,是不是有点“胜似闲庭信步”的感觉?当然事实绝对没那么轻松愉快,日军的师团在装备和素质都高出他们不少的韩勇部面前,似乎不堪一击,可是遇上了国军别的部队,飞机、大炮、坦克车加上士兵单兵素质明显高于国军士兵,那要想阻挡住日军的疯狂攻击,不付出血的代价是不可能做到的。
从日军攻占了商城算起,一个多月里,从沙窝到小界岭,从枫香树到新店,在这两条长长而狭窄的山道里,以及山道两侧的险峻群山上,日军的二个师团多次组织步兵、炮兵、坦克兵及航空兵联合进攻,但都未能突破守军的防线,而且遭到极大的伤亡。
具体的过程不用过多的描述了,反正就是鬼子沿着山道,向两侧的山峰狂轰猛打,国军则舍命相搏,死守烂守轮着守,实在守不住,那就后撤到下一道山岭修好的阵地继续打。就这样一道山岭一道山岭的反复争夺着,始终也没让日军这二个师团越过小界岭和新店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