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作为盟主按道理说是要兼顾一下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也不能够吃大锅饭,还是要按劳分配,在这个基础上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
随着大量的农民军队伍陆陆续续的从凤阳离开,王铁他们几个也在这段时间开会讨论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如今义军补充了这批盔甲军械之后战斗力得到了一个显着的提升,所以便有人提出来是否可以去找地方种田练兵当坐寇?!
提出这个想法的有“蝎子块”拓养坤、“老回回”马守应还有“老曹操”罗汝才,对于他们三个提出来当坐寇的想法大伙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农民军的实力虽然经过凤阳一战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以农民军当前的实力仍然难以打破官军的围剿。
这大明朝有三大军事集团,首先就是农民军的发源地陕西三边五镇的西北军事集团。
除了西北军团之外还有中原兵团,也就是河南、湖广、江北的省镇营兵以及外省援剿客军。
虽然这中原兵团的实力不如西北兵团,但是那中原兵团的主力左良玉部、汤九州部还有湖广的卢象升部以及即将驰赴中原夹剿的蓟辽边军那可都不是好惹的。
剩下的一个那就是大明朝花费巨资打造的辽东军事集团。
其他的像什么南北两京的京营兵、西南的土司兵以及宣大、蓟镇的边军,这些地方的部队虽然人多,但是实际战斗力比之上面那三大兵团则相差甚远。
如果农民军此时当坐寇的话,不管是在哪里坐,都很有可能面临来自明军中军兵团和西北兵团的双重围剿,甚至有可能引来关宁军的夹剿。
所以此时的外部环境并不支持农民军当坐寇,大伙们决定还是继续当流寇,在流动过程中不断的歼灭明军的生力量,最后彻底的拖垮大明朝。
...
在坐和流的问题上大伙们达成了一致,但是在“流”的问题上大伙们就有了分歧,并且这个分歧还不小。
王铁在“流”的问题上依旧是坚持他之前的战略,也就是在江北一带流动作战,然后瞅准机会打过长江去江南、浙江一带摧毁大明朝的经济基础,将大明朝从经济层面上搞垮。
王铁的这个战略规范那肯定是具有前瞻性的,从经济上搞垮大明朝远比从军事上打垮大明朝的难度要小的多,且这个成本也是最小的,不会死那么多的弟兄和无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