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辽已经全部动员,新的军屯已经无法继续设立,因为最基层的军官已经不够用,总计已经设立了3万个军屯,囊括1000万人口。此时全部动员,老军屯效率极高,新的军屯只能将壮丁组织起来训练,开荒而已。
到了五月,施里芬紧急求见刘勇强,刘勇强现在就怕见他,却不敢不见。就怕他说整个管理系统崩了。
“必须开放老军屯,每个屯接受一倍的灾民。除此已经无法安置更多灾民了。”
灾民的渠道,一个是设置新的军屯,一个是发往铁路工地,但现在两个渠道都已经达到极限。
老军屯有1万个,一个军屯安置100户,翻一倍就能解决100万户难民。
“就按你说的办!”
还好有办法,不是系统崩溃了。本地人口数倍的外来人口涌入,一旦失控,这将是一场浩劫。
按照施里芬的要求,刘勇强以最高统帅的名义,命令所有军屯打开门,按照总参谋部的命令,安置难民。每家每户相当于都要接纳难民,为难民提供食物,村官负责监督。
道理很简单,命令很粗暴,可如何高效的执行下去,这没有一个高效的总参谋部,根本不可能做到。没有一通到底的村官制度,同样无法做到,这是皇权不下乡永远无法企及的动员效率。
尽管闽辽敞开大门,疏散了数百万人口,可饥荒还在整个中国北方蔓延开来。光山西就有五六百万饥民,曾国荃是巡抚,他这次展现出了极强的管理能力,大概是带兵时候锻炼出来的。动员乡绅,编组团练,维护秩序的同时,通过曾世家族的人脉关系,从官方,从私人渠道筹集到了上千万两银子用于救灾,可钱总像是不够一样,总有杯水车薪的感觉。
刘勇强对曾国荃的反应速度却还不满意,终于给他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几乎是最后通牒一般,给曾国荃两个选择,要么主动组织人出关,要么闽辽发三十万大军入大同、宣化替他组织难民出关。并且告诉他,一旦山西出现人吃人现象,闽辽军即刻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