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德军的临时休假期到来了,当然,前线部队除外。
德军这边享受着来之不易的休假期,精锐部队养精蓄锐等待着被调往东线对付俄国人。
第三国际可不像德国这样有闲心让部队休息,过去一个月的大败让英法国内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政府根本不可能隐瞒前线的情况,英国丢了三十万人,法国丢了二十万人加被德国打进本土,两个国家全国上下充满着对前线的不满与担忧,还有对政府军队的愤怒。
两国人民搞不明白事情为什么能发展到这一地步,前不久不还好好的,现在怎么就吃了大败?
法国这边还好,索雷尔派用他们最为拿手的“民族主义”来转移了法国人民的视线,将德国人描绘成侵入法国的侵略者,通告全国让全体法兰西人民拿起武器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
索雷尔派的办法很好用,前线大败带来的影响仍在,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去在意先前的失败,因为无论如何失败是不可改变的,而德国人却是打到了法国本土,是赤裸裸的侵略者。
他们要做的是团结起来抵御敌人的侵略。
在德国人的威胁下,法国社会上对于前一次失败的不满迅速消失,而索雷尔派对外宣布的失败主要责任是在包围圈中第一个投降的马赫诺。
索雷尔派称是马赫诺的投降导致了前线的大败,将所有责任推到已经被德国人抓走的马赫诺身上。
为什么是马赫诺呢?
除去他异见者的身份,马赫诺现在是一个完美的背锅侠,他投降后干了劝说其他第三国际军队投降的事情,拿这种事来挥发简直是好到不能再好。
更重要的是谴责马赫诺不会对法军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事实已经向瓦卢瓦证实,他之前所信任的布卡德在军事领域是个cjb,法国的元帅里能够妥善依靠的只有三名职业军人,加斯东·比约特、莫里斯·甘末林以及内斯托尔·马赫诺。
甘末林是法军总指挥,总参谋长,把他撤了就只能上比约特,撤了甘末林之后还不能雪藏他,依旧要让他去指挥部队,如果这样,那撤了甘末林的意义在哪?
比约特在比利时方向,他迫使那一支无法无天的德军部队转变方向,尽可能的保留了法军的力量,失败的责任明显不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