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就下了台,换他们折青上来。
折青是青衣,二八年华。因着今个不唱戏,脸上倒不像平日那样浓墨重彩,有一股淡淡的清新之意,好似一朵幽兰立在台中央。大家伙少有见她这般模样,一个个忍不住像在戏园子里一般叫嚷了起来。
折青显然早已习惯,等乐班的曲子响起之后,这就开口唱了起来。虽然早已经学会这首歌,折青还是有些不习惯这种新唱法。不过这种新唱法显然比唱戏来的容易,所以她唱了几句后,就找到了状态,一句比一句稳了。她唱第一句的时候,底下的人还在说话,慢慢的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他们发现这新曲子的歌词直白的紧,他们竟然都听懂了。感恩的心?这是让他们捐钱呢。往日里在戏院,他们也就听个音,唱的什么故事,里面有哪些典故他们压根不懂。便是有旁人解释,也就知道唱了个啥。这还是第一回,他们自己就听明白了,这让大家伙很是兴奋。细品一品,这曲子当真是不错,而且他们也能唱,不用吊嗓子也能唱。
一曲唱罢,就有县衙的衙役端着盘子往人群中去。不知道是折青唱的太好,还是惧于衙役的笑脸,但凡站在原地的都往盘子上摆了几个铜板。也有那大方的,放一小锭碎银子上去。周围有人见了,自然得捧上两句叫声好。不管多少,那位衙役大哥始终摆个笑脸,这让大家伙很是松了口气。
李越安在后面瞧着,无奈的叹口气,心道这怎么跟“逼捐”一般。没办法,真正有钱的还没出现,只能借着奏乐借着唱。
紧接着,折青又连着唱了两首歌,许是大家听习惯了,后面不用衙役们上前“要钱”,就有人往台上扔铜板了。黄班主对此很是高兴,县令大人可是说了,演过这一场后,这些曲子他们以后想唱就能唱。他们是小戏班,买不起新戏,唱来唱去都是那几折戏。再好的嗓子和唱功,也叫人听厌了,若是这新曲子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