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动不动连自己都骂,我真是不太适应啊。
但这个想法也就是一闪而逝,他马上就低头作揖掩盖了自己的表情。
“秦相目光如炬,下官又学到了。”
看到他又是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秦桧的兴致更浓了。
“那本相就再考考你,如果一个地方的生活必需品,在短时间内持续上涨,这又代表着什么?”
“这......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大灾之后吧?”
“你说的没错!
大灾之后,商贾囤积居奇,确实会造成粮食之类的必需品价格短期持续上涨。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其实更严重。”
“哦?
什么情况?”
“短期内有大量人口涌入。”
“嘶,秦相英明。”
“那你可知,人口涌入也分为两种情况?”
“啊?
这还能再分?”
“当然!
如果涌入的人口,都在黄册之上,那就说明该地区短期内有大量流民涌入。
但要是这些人不在黄册之上呢?”
秦桧这么一问,万俟卨脸都白了。
“秦相您是说隐......隐户?”
“没错!
就是隐户。
每到灾年,士家大族都有招纳隐户的传统。
他们自以为做的很隐秘,只要搞定了当地的地方官,一切便神不知鬼不觉。
但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经济数据,甚至都不需要往当地看一眼,便能大致的推断出当地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后再对比一下当地官员平时上的札子,便能推断出来当地官员,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说到这里,秦桧才语重心长的看向了万俟卨。
“所以,现在你明白贵妃手里的那些账本,到底有多可怕了吧?
现在你还觉得本相不让你动用任何的大额资金,是多此一举吗?”
秦桧问出这句话之后,万俟卨先是一脸的心悦诚服。
但随即他脸上就又浮现出了疑惑之色。
“可是,秦相您也说了,他的里掌握的那些账本,也只是能反映出一地的民生状况而已啊。
他总不能通过手里的账本儿,就直接看出来咱们干了什么吧?”
万俟卨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秦桧顿时就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
“你怎么还没想明白呢?
是,你说的没错,他的账本只能看出来总体的情况,对于具体的个体,并不能看出什么。
但问题在于,她到底有多少生意,咱们根本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