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嘉庆皇帝也亦看到了这温如玉。温如玉虽心中执念这婉兮格格,可是毕竟身有武功,已然警觉到了异常。当他远远见到少主和一位气宇轩昂的满洲少年而来,隐隐感到对方有王霸之气,心中不由一动,心想:久闻少主与当今的少年皇帝情逾手足!今日这少年看来当是皇帝无疑——因为帝王之气是拿捏不来的,不是常人所有!他上想到此处只有疾步向远处走去。嘉庆皇帝并不知道他是袁门中的四大堂主之一,所以也并未放在心上。他与袁承天共同来至王府之前,见到这破败不堪的景像心中甚是酸。嘉庆皇帝也是感慨万千,心中也是凄凄然,心想:何曾想到会与皇叔反目成仇,而且不共戴天?
王府的假山依旧在,只是万木凋零,看上去一片萧杀。嘉庆皇帝带来的官兵四下搜查。登高在望,城中景物尽在眼前,因为这假山虽不是真山,然后却是土石堆成,高可几十丈,所以可以尽览京城之中的万物。禁城大内更可在俯瞰之内,其实这已是越制,在别人罪在不赦,然而因为他是皇叔,便于以开脱,不予于追究,如果是旁人早已祸灭九族!皇帝不予追究,便是要他肆无忌惮,妄意所为,只待将来坐以待毙,自己再将他忤逆篡位的恶行公布天下,这样于自己仁孝声名无损,也可以向天下交代,不让背上推刃及气的恶名。
袁承天身在假山之山,想到这里有那富可敌国的财富,心想:自己要不要告诉他?嘉庆皇帝忽然说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出生入死,谁可逃脱?但求生前无过,无罪于天下庶民百姓,便是朕之功德!想这摄政王在位之时,肆意妄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为想当然;却不知从来上天无亲,只与善人!他心术不正,岂能享国?只是恶人从来不以自身为恶,总想着自己所做所行合乎当世!从来不想想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来如此!”袁承天心想:那也未必,便如当年满洲人得有天下,杀了多少无辜之人,似乎也未见上天惩戒于他,反而是汉人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哀哀于道路!可说是天下人的梦魇!只是心中这般想,却不可以说出口,因为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利于病,这本就是想当然的事,却不能说起。皇帝也不是圣人,有时也听不得忠言,所以他也只是心中这样想。嘉庆皇帝走入这假山最高处的凉亭,忽觉一阵冷风吹过,遍体生寒,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轻声道:“唉,世人只知帝王好,难知高处不胜寒?”袁承天听他话中意有无可奈何之意!苍穹深处,白云尽头,飞来一对海东青——在空中盘旋来去,引吭高歌,透着豪迈。
嘉庆皇帝道:“朕此时手边无有弓箭,否则当挽弓射大雕!——想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挽弓射大雕!一时金戈铁马多少豪杰!他是蒙古人中的不世出的大英雄,开疆拓土,是历来皇帝之最,天下罕有!朕今日也要做满洲人中大英雄,远迈前代,文治武功,再行开疆拓土,让四夷宾服,天下共享!且看今日我天朝上国,英雄好汉不逊于唐宋!”袁承天听得这位嘉庆皇帝义气风发,心想:你满洲人英雄,岂但我汉人便懦弱不成?——汉人不懦弱,所以天下不亡!
忽有兵士来报将王府搜了个底朝天不见有人。嘉庆皇帝目视袁承天,不无忧虑道:“不知我这位皇叔又去往何处了?”这时只见和硕亲王舒尔哈齐匆匆而来,神情透着张惶。嘉庆便问何事匆忙?和硕亲王见有袁承天在,便不言语。嘉庆笑道无妨!舒尔哈齐这才说早上听说有一队车马出城,说是出城外运木炭回禁宫,所以城门士兵也未详加查看,便让他们出城。后来又觉不对,因为先行马车之人似乎面熟,后来想起了是先前的九门提督傅传书——那么那马车之车厢之中想必藏匿有朝廷的乱党也未可知。嘉庆听了黯然失色,心想:皇叔多铎必是匿身其中,那么只要查看那马车所去方向,便不难追查出他的行踪。想来他定会去会同党羽,再谋起事,那么自己只有未雨绸缪,决不可以让他死灰复燃,再行作乱。只是这话又不能对这位和硕亲王说起,只含糊搪塞过去。和硕亲王见皇帝心不在焉,心也就冷了,便自告退。
一待他走远,嘉庆抬头看了看天空,只见已是阴云密布,似乎又要下雨。正当此时从乌云之中冲下一只白鸽,腿上绑有一个小小的竹筒,飞临袁承天头顶,然后轻轻落在他左臂之上。袁承天见是本派之中互通信息的飞鸽,便明白定是有了大变故,否则不会飞鸽传书。他取下展开一看,不觉脸色变了变。嘉庆道:“袁兄弟,又有什么事情?”袁承天自然不能再加隐瞒,只有将这字纸交给皇帝。嘉庆接过看了之后,也是心中一沉!——原来今早确是傅传书和皇叔多铎——因为这傅传书依旧死性不改,还妄想东山再起,做那君临天下的美梦!所以袁承天劝他早早回转昆仑派,他并未如何放在心上,而是蛰伏在京畿左近,可是他又不甘寂寞,思来想去便冒险一试,潜入刑部大牢——因为他先前可是九门提督,知道通往刑部大牢有一条密秘通道,所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摄政王救出,再用金钱买通出城运炭的马车,便无惊无险出了城。一出京城,傅传书便马不停蹄雇了上好的马匹与摄政王向北而驰。他自有他的打算,要回伊犁城再谋大事——因为此时那多隆阿将军已受皇帝之命前赴伊犁任职,佐助那伊犁将军苏宁杰;其实皇帝的意思是分而制之,因为他已觉察这多隆阿已有异心,受摄政王蛊惑,心有异志,所以不能够再留京城,只有打发他去伊犁,暗中让苏宁杰制衡于他,这也是皇帝良苦用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