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截杀雁南!【二合一】(2 / 2)
风停,雪止,连鸟鸣都消失了。
紧接着,一道蓝光自天而降,落入祭坛中央,凝聚成一道模糊身影??高瘦、披甲、手持湛蓝长剑,眉目虽不可辨,但那股沉静如海的气息,令所有人瞬间泪流满面。
“是……是夜君!”
有人颤抖着跪下。
那道身影缓缓抬手,指向极北方向,口中吐出四个字,声音沙哑却坚定:
“封印将裂,速往。”
话音落下,身影消散,蓝光回归星河。
朝廷立即派出最强战团奔赴北境,果然发现主阵眼已被侵蚀六成,若再迟三日,九幽本源便会彻底复苏。众人拼死修复,最终借助夜核遗留的共鸣之力稳住局势。
事后查阅古籍,才知那一年正是“三十年周期”之年??夜之心亮度增强,恰逢灾厄降临。
自此,“夜君显灵”之说深入人心。
人们开始在家中供奉一盏蓝灯,每逢月圆便点亮,称为“守望灯”。父母教孩童背诵《夜君行录》,士兵出征前必拜星辰,就连敌国使者来访,也会主动提及:“贵国之光,照亮万邦。”
---
千年之后,文明更迭,王朝兴衰,大陆早已换了模样。高楼耸立,灵能驱动车马穿梭云端,信息通过星链传递万里。然而,在最繁华的城市中心,仍有一座古老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一句话:
>“长夜之所以退散,不是因为英雄战胜了黑暗,
>而是因为有人愿意成为黑暗中的光。”
碑前常年鲜花不断,四季不绝。
某年冬夜,一名小女孩独自回家,路过纪念碑时忽然停下脚步。
她抬头望着星空,指着其中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问母亲:“妈妈,那是不是夜君叔叔?”
母亲微笑点头:“是啊,他一直在看着我们。”
女孩认真地说:“老师说他已经死了,变成了一颗星。”
“但他还在。”母亲蹲下身,握住女儿的手,“你看,只要你记得他,他就没有消失。就像你记得外婆做的糖糕,就算她走了,味道还在心里。”
女孩若有所思,第二天在学校交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想对夜君说》:
>“亲爱的夜君叔叔:
>我没见过你,但我知道你很累。
>你要保护那么多人,一定睡不好觉吧?
>我妈妈说,你是用想念发电的。
>所以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对着星星说一声‘晚安’。
>前几天我发烧了,半夜做噩梦,听见窗户轻轻响了一下,然后就安心睡着了。
>清晨发现窗台上有一片雪花,形状像一把小剑。
>我把它夹在课本里了。
>
>等我长大了,我要当一名守望者,像你一样。
>不是为了当英雄,
>是为了让别的小孩不怕黑。
>
>??小禾”
这篇作文被选入教材,配图是一幅儿童画:一个穿铠甲的男人站在星空下,手中握剑,身后站着无数孩子,每人手中提着一盏蓝灯。
多年后,这位名叫小禾的女孩成为首位女性“夜卫”统领,带领新一代战士重建全球封印网络。她在就职演说中说道:
“我不是继承力量,我是继承记忆。真正的传承,不是血脉,不是秘术,而是那一句‘我相信你还活着’的信念。”
---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宇宙之外,星海深处。
那颗“夜之心”依旧静静燃烧,它的能量来源无法解释,科学家称之为“意识共振现象”??每当人类集体产生强烈正面情绪(希望、勇气、爱),其亮度便会增强;而在灾难降临时,总会有微弱信号传出,引导幸存者找到生机。
有人提出,或许江沉的意识早已超越个体,演化为一种“文明守护意志”,如同大地的记忆、天空的呼吸,无形无相,却无所不在。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维度,一道身影静静盘坐于虚空中,周身环绕亿万星光,胸口那颗夜核缓缓跳动,如同亘古不变的心跳。
他睁开眼,眼前浮现出无数画面??苏璃老去的容颜、小安挂起的纸条、小禾举起的蓝灯、千万人仰望星空的眼神……
【你还记得她们吗?】一个声音在他心中响起,那是夜核,如今已与他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记得。”他轻声道,“每一个名字,每一句话,我都记得。”
【值得吗?放弃轮回,永困光暗之间。】
他望着星河尽头,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若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条路。不是为了成为神,不是为了赢得赞颂,只是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像我娘那样的人,在夜里孤独死去。”
话音落下,他抬手一挥,一道蓝光穿越时空,落在一座山村屋顶。那里,一个小男孩正因雷雨不敢入睡,忽然听见窗边传来轻轻敲击声,抬头一看,玻璃上凝结出一朵小小的杏花图案。
他笑了,钻进被窝,轻声说:“谢谢夜君叔叔陪我。”
而在星辰深处,那道身影微微颔首,再度闭目。
他的身体逐渐淡化,化作点点蓝光,融入宇宙背景辐射之中,成为支撑现实结构的一根纤细丝线。
他是江沉。
他曾是一个少年,失去母亲,背负仇恨,踏上修途。
他曾是一个男人,爱上一人,许下承诺,甘愿牺牲。
他也曾是一个传说,被书写、被歌颂、被遗忘、又被记起。
但他始终是那个在暴雨夜里背着苏璃前行的少年,是那个在冰原之上选择共存而非毁灭的夜君,是那个宁愿永不超生,也要换来人间一夜安宁的凡人。
长夜已尽。
但他仍在。
因为光,从来不只是太阳赐予的。
它诞生于每一次不愿放弃的坚持,每一份不肯熄灭的爱,每一个在黑暗中依然选择相信明天的人心中。
而只要还有人抬头望星,轻声说一句:“夜君,晚安。”
他就会回应。
哪怕只是一缕风,一片雪,或是一瞬闪过的蓝光。
他知道。
她也知道。
所以,在玄渊城外那座小院里,每年春分,苏璃都会写一封信,放进那只刻着“归期”的木盒。
即使她已长眠地下,后人仍将tradition延续。
因为他们懂得??
等待,本身就是一种重逢。
而爱,终将穿越生死,抵达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