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魔怎么办?【为年少忆轩(2 / 2)
江沉立于风雪之中,铠甲残破,却挺拔如松。银发披肩,眼角有细纹,却目光清澈。他低头看着手中玉佩,轻轻摩挲,如同抚摸一段失而复得的时光。
“我回来了。”他声音低沉,却传遍世间每一个角落。
亿万民众抬头望星,泪流满面。
小禾单膝跪地:“夜君,封印已稳,人间太平。您……可愿归来?”
江沉摇头,嘴角微扬:“我早已归来。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
他抬手,指向玄渊城方向:“带我去看看那棵杏树。”
众人护送他抵达小院时,正值暮色四合。
杏花纷飞如雨,落在他肩头。他缓步走入庭院,手指轻触廊柱,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灶房里锅碗轻响,闻到姜汤的辛香。
他走到苏璃墓前,蹲下身,指尖拂过碑文“守一人归”,久久不语。
忽然,他从怀中取出一枚信笺,纸色洁白如新,字迹却是苏璃的笔法:
>“江沉:
>若你归来,请替我看看杏花。
>它每年都会开,像极了我们初遇那年。
>??苏璃”
他怔住。
这封信,他从未见过。
可它明明是他心中最深的期盼。
“原来……你也给我写了信。”他低声说,声音沙哑,“只是我没等到。”
他将信贴在胸口,闭目良久,忽然笑了:“傻子,我不是让你别等我吗?”
风起,花瓣盘旋而上,在空中凝成一道虚影??苏璃的身影,穿着素裙,鬓角染霜,却笑得温婉如初。
“可我偏要等。”她说,声音轻如耳语,“你不回来,我怎敢先走?”
江沉伸手,却穿影而过。
他不恼,只是将玉佩放在碑前,轻声道:“这次换我等你。轮回路上,我不再独自前行。”
苏璃的幻影渐渐消散,唯余一缕幽香,缠绕杏枝。
那一夜,全球“守望灯”同时熄灭,又在同一瞬重新点亮,光芒比以往更盛。
科学家无法解释,为何夜核能量波动与人类集体情绪完全同步;心理学家记录到,当晚全球噩梦发生率下降97%;医院急诊室中,一名濒死老人突然睁开眼,笑着说:“有个穿铠甲的人,牵着一位老太太,对我点点头。”
而在宇宙深处,那道盘坐于星海的身影缓缓起身。
他胸口夜核光芒大盛,亿万星光汇聚而来,凝成一道通往轮回之门的光桥。
【你已守护千年,可愿放下?】夜核在他心中低语。
“放不下。”他答,“也不愿放。”
【那你将永困于此,不得超生。】
“那就永困吧。”他微笑,“只要她还在人间的记忆里,我便不算孤独。”
他一步踏入光桥,身影逐渐具象,不再是虚无的意志,而是真正的人形。
“这一次,”他说,“我要以凡人之躯归来。”
三日后,玄渊城外杏树下,一名流浪少年昏倒在雪地中。村民将他救起,发现他怀中紧抱着一块蓝色晶体,胸口心跳微弱,却始终不息。
他醒来时,第一句话是:“这棵树……今年开得真好。”
医生检查他的身体,震惊地发现:他的基因序列与三千年前古籍记载的“夜君江沉”完全吻合;脑电波频率与夜核共振曲线一致;更诡异的是,他左手掌心有一道旧疤,形状与苏璃玉佩上的裂痕完美契合。
小禾亲自前来探视。
少年望着她,忽然一笑:“你是小禾?小时候发烧,窗台落下雪花的那个?”
小禾浑身剧震:“您……记得我?”
“我记得每一个人。”他缓缓坐起,望向窗外杏林,“尤其是那个,愿意用一生等我的人。”
他走出房门,站在苏璃墓前,轻轻抚摸碑文。
“我回来了。”他说,“不为天下,不为苍生。只为赴你一场春分之约。”
当晚,夜之心光芒暴涨,持续整整七日,照彻寰宇。
学者们终于明白:江沉从未真正消亡。他的意识依托思念而存,因爱而不朽。每当人间有足够多的人同时记起他,他就能借由这份集体信念,重塑肉身,重返人间。
这不是复活,是归来。
不是神迹,是约定。
多年后,少年江沉在玄渊学院任教,讲授《守望与信念》。他不再披甲执剑,而是穿一身青衫,温润如玉。学生们喜欢围着他问:“老师,夜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他总是笑着反问:“你们相信光吗?”
“当然!”
“那你们就是夜君。”他说,“因为光,从来不在天上,而在人心。”
每逢春分,他必至苏璃墓前,放一封信,点一盏灯。
信的内容无人知晓,但据小禾说,有一年她偷偷瞥见开头写道:
>“阿璃:
>我回来了。
>这次,换我为你煮粥。
>姜,我少放一点。”
杏花年年开,春风年年至。
而那盏守望灯,从未熄灭。
因为它照亮的,不只是黑夜。
更是那些在漫长岁月中,依然选择相信、选择等待、选择爱的人们。
长夜已尽,晨曦初升。
可有些人,宁愿不做朝阳,也要做那一缕穿越黑暗的微光。
他知道,她也知道。
所以当春风再次拂过玄渊城外的杏林,花瓣如雨纷飞,落在那座小院门前时??
门,轻轻开了。
一道身影站在门口,银发微扬,眉眼温润。
他望着屋里那张空桌,轻声说:
“我回来了。”
桌上,一碗姜汤正冒着热气。
仿佛有人刚刚离去,又仿佛,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