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影视编辑器> 第一百零四章 靖难之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靖难之役(2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王爷!大事不好!”张玉跪地禀报,声音嘶哑,“朝廷派来使者,要收缴王府印信,还要将王爷废为庶人!”

朱能紧接着道:“末将得到密报,李景隆已经率军从南京出发,不日就要抵达北平。王爷,不能再犹豫了!”

朱棣脸色骤变,一拳砸在案几上:“允?小儿,欺人太甚!”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仿佛在为这个关键时刻增添紧张气氛。

姚广孝缓缓起身,走到朱棣面前:“王爷可还记得,贫僧多年前的预言?‘白帽加身’的时机已经到了。”

“白帽加王......”朱棣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好!既然朝廷不仁,就休怪本王不义!”

他转向张玉、朱能,声音铿锵:“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另外,派人盯紧谢贵,张信的动向。”

“遵命!”

八月初五深夜,北平城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豆大的雨点砸在燕王府的琉璃瓦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王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朱棣召集所有心腹将领,进行最后的部署。

“张玉、朱能,你二人率死士八百,趁雨夜突袭北平九门!务必在天亮前控制各门。”

“道衍大师,劳你坐镇王府,统筹全局。”

“丘福,你立即前往大宁,务必说服宁王出兵相助。告诉他,唇亡齿寒,若本王败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一道道命令传出,燕王府这个战争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张玉上前一步,低声道:“王爷,谢贵,张信那边......”

朱棣冷笑:“既然他们不肯归顺,那就怪不得我们了。记住,擒贼先擒王。’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的建文帝正在奉先殿祭祖。

烛光摇曳中,他手持香火,虔诚祷告:“列祖列宗保佑,让此次削藩顺利成功,使大明江山永固......”

齐泰匆匆走进殿内,面带喜色:“陛下,北平传来消息,燕王已经接旨,同意交出护卫兵权。

黄子澄也笑道:“看来燕王还是识时务的。待收缴了燕山三护卫,削藩大事可成矣。”

建文帝松了口气:“如此甚好。传旨给谢贵,张信,接收燕王府兵马后,不得为难四叔。”

方孝孺却面露忧色:“陛下,燕王久经战阵,恐怕不会如此轻易就范。还需多加防备。”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北平正在发生惊天巨变。

八月初六拂晓,暴雨初歇。

张玉、朱能率领的死士已经控制了北平九门中的七门。

只有谢贵、张信镇守的丽正门和文明门还在坚守。

“王爷,”张玉满身是血地回来禀报,“谢贵、张信据守不下,请求援军!”

朱棣亲自披甲上马:“随本王来!”

在丽正门前,朱棣勒马高呼:“谢贵,张信!你二人深受国恩,为何要助纣为虐,迫害太祖亲子?”

谢贵在城楼上回应:“燕王殿下,末将只是奉旨行事。只要殿下交出印信,末将保证殿下安全!”

“哈哈哈!”朱棣仰天长笑,“允?小儿,听信谗言,迫害亲叔。今日我朱棣就要清君侧,靖国难!”

话音刚落,朱能已经率领一队精锐从侧翼突袭,一举攻破丽正门。

谢贵,张信力战不敌,最终被生擒。

八月初七,北平城全部落入燕军手中。

朱棣在燕王府正式誓师,发布《靖难檄文》:

“朕,太祖高皇帝第四子燕王朱棣,谨告天下:今有奸臣齐泰、黄子澄等,蛊惑圣听,迫害宗室。允?年幼,受其蒙蔽,违背祖制,残害骨肉。本王奉天靖难,清君侧,正朝纲......”

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又惊又怒,在早朝上摔碎了茶盏:“四叔......四叔他果然反了!”

齐泰急忙出列:“陛下不必忧虑。臣推荐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必能擒拿燕逆!”

黄子澄也道:“没错!耿老将军善于守城,只要稳扎稳打,燕王必败无疑。”

方孝孺却忧心忡忡:“陛下,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民心。燕王既然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我们更要以德服人。”

九月,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在真定与燕军对峙。

然而这位老将采取守势,试图以持久战拖垮燕军。

“耿炳文这个老狐狸!”朱棣在军帐中焦躁地说,“他坚守不出,我军粮草不济,久战必败啊!”

姚广孝微笑道:“王爷不必忧虑。贫僧夜观天象,发现真定城南有一条小路,可绕到官军后方…….……”

朱棣依计而行,派张玉率精兵夜袭,大败耿炳文。

然而老将很快重整旗鼓,继续采取守势。

建文帝在南京得知战况,心急如焚。

在齐泰的建议下,他临阵换将,任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

“陛下不可!”方孝孺极力劝阻,“李景隆纸上谈兵,绝非燕王对手啊!”

但建文帝一意孤行:“李景隆是名将之后,必能建功。”

这个消息传到北平时,朱棣大喜过望:“李景隆?那个纨绔子弟?允?这是自毁长城啊!”

果然,李景隆到任后,一改耿炳文的稳健策略,贸然进攻。

在郑村之战中,燕军大败官军,李景隆仓皇逃。

建文元年的这个冬天,靖难之役的战火在北方大地蔓延。

远在南京的吴王府内,苏宁正听着战报,神色复杂。

窗外雪花纷飞,将南京城染成一片素白。

“王爷,”赵灵儿担忧地问,“这场战争要持续多久?”

“不重要!”苏宁轻声道,“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将会改变大明的命运。”

他走到窗前,望着北方天空:“而我们,要做好准备了。”

沉默片刻,苏宁转身对待立在一旁的老仆说道:“阿福,开始唤醒我们的暗棋,很快就是他们拨乱反正的时候了。”

阿福躬身行礼:“是!主人。潜伏在南京城内的新移民已经准备就绪,只等王爷一声令下。”

苏宁目光深邃:“记住,我们要在关键时刻出手,既要保全大明元气,又要保证本王成功的上位。这场靖难之役,将是大明涅?重生的契机。

𝟚❻𝟚𝙓𝐒 .𝒸o𝕄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