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城内,议事厅中烛火摇曳,映照出赵云凝重的神情。他端坐于主位,目光深沉,手中握着一卷战报,眉头紧锁。堂下,太史慈、徐晃、高顺等人肃立,脸上满是疲惫与不甘。
剑阁一战,赵云军损失惨重,三万精兵折损近半,却未能撼动剑阁分毫。厅内气氛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太史慈率先打破沉默,抱拳上前一步,声音低沉却坚定:“大哥,剑阁地势险要,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堡垒,牢牢占据在正在两座大山的咽喉中间。张飞、黄忠又勇猛异常,利用这样的地形,当真是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实非上策。我军连日攻城,将士们疲惫不堪,若再强行进攻,恐难有胜算。”
徐晃也上前一步,肩头的绷带隐隐渗出血迹,但他神色坚毅,沉声道:“主公,剑阁守军居高临下,我军攻城器械难以施展,且张飞、黄忠指挥有方,守军士气高昂。若再强攻,恐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高顺站在一旁,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责:“主公,末将未能及时识破法正的计策,致使我军陷入埋伏,损失惨重。末将愿领罪受罚!”
赵云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透着威严:“此战之败,责任在我。剑阁易守难攻,是我低估了张飞、黄忠的能耐,也未能料到法正会用夜袭之计。诸位将军不必自责,眼下当务之急,是商议下一步对策。”
在此之前,赵云也亲自去感受过剑阁的峻险。在这个地方,用兵不需要太多,只要物资足够,几乎就立足于不败之地。
可以想想后世记载姜维在这里抵抗钟会,凭借的就是剑阁的地势,牢牢的钟会数十万大军牵制住。
要不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恐怕蜀国北伐或许不会成功,但是魏国想要攻下蜀国,那简直异想天开。
所以也不怪太史慈三人战败,是自己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对敌人太过于轻视,冒然下达了进攻命令。
郭嘉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剑阁地势险要,既然绕道不行,那便只有等。曹操与孙权已联盟,正欲进攻荆州。待刘备首尾不能相顾时,我们再攻剑阁,必能事半功倍。”
赵云闻言点了点头,郭嘉说的没错,除了这样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他相当于正统汉室。
他不可能和曹操孙权联盟,但是如果和刘备联盟,日后刘备壮大。又躲在益州时,恐怕自己很难应对。
“伯平,传令!这段时间多建造攻城器械,云梯,井阑,在此期间不等光等,义子,马超尔等挑选人马,适当的对剑阁发起进攻!”赵云觉得不能光等着,还是做足准备。
“喏!”众人拱手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