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了,心里也是很高兴。
“你这是收了老大的什么好处,这话里话外的帮他说话?”
皇帝心情好,自然有了调侃太监的心情。
太监急忙告饶,“皇上您可冤枉死奴才了,奴才可是您的人!”
“行了,别嘴贫,将剩下的折子,一起念给朕听。”
“嗻!”太监麻利的翻开折子,开始念起来。
第二日,皇帝就挣扎着上了早朝。
大臣们见状,纷纷垂泪,皇上也太拼了。
于是,就有大臣开始提出,让皇帝立太子,减轻他的负担。
经过这次生病,皇帝也明白,立太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太医已经提醒过他,现在他的身体不宜操劳过度,要不然寿元会受损。
这世上,如果能活着,有谁想死呢?
反正只要他活着,这个皇位还不是他说了算。
现今,皇帝膝下能当太子的人选,屈指可数。
本来,太子废掉以后 ,他中意五皇子。
可是,五皇子竟然成了废人!
现在,只剩下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
这四个人中,如果非要选一个,他更倾向于老二。
毕竟,当年,他还是偏疼老二的。
要不是,当初老二迫不及待的就想登基的事情,触到了他的逆鳞,他也不至于将他贬到封地去。
那会,他还身强力壮,当然不允许有其他的人,肖想自己的位置。
可是,现在要选接替自己的人,他又想到了二皇子。
只是老二行事,不如老大老辣,而且,老大作为太子,接触朝政多,更能迅速的上手。
老三?皇帝一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给自己下毒,他就怒不可恕。
至于老四,他想都不用想,因为这个儿子,他不认为有那个能力。
“既然说立太子,众卿家可有好的建议?”
大臣们见皇帝终于松口要立太子,纷纷上前建议。
有说立大皇子的,国家危难之时,大皇子挺身而出,是值得交付重任之人。
也有说立二皇子的,当初,二皇子还是极其得人心。
而且,二皇子也是极其关注边关的事情的,只是,他被皇上勒令在封地,没有应召,不能离开。
支持三皇子的人,都缩着脖子,做壁上观。
于是,支持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人马,当即就争论了起来。
争着争着,就有大臣无意中说出了,匈奴进犯是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