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啥同时代其他人得这种病的人少呢?一是史官不会浪费笔墨去记载常人得这种病的事情;二是人们的认知水平还有局限性,普通人不会考虑的那么多;三是身份的不同决定了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的不同。
比如上阵杀人,普通人是为了获得战功或战利品。什么残肢断臂、血水盈溢,统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只有把你杀了,自己才能得到实惠和好处。对物质的极度渴望,可以抵消大部分杀人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最后就是身份的不同,对杀人这种行为的认知也就不同。如果阿济格只是一名普通的八旗兵,获胜后腰上挂着敌人的首级,背上背着大大小小的战利品。一开门家人都跑过来笑脸迎接,他的幸福感瞬间爆棚。哪里会有对烧杀掳掠的罪恶感?巴不得再去打仗获得奖赏。至于同袍的伤亡,在他眼里只不过是运气不好而已。
没几日,努尔哈赤率军回到了赫图阿拉。大军在叆阳大败的消息很快被就传开了,其中也夹杂着大汗中炮落马的传闻。这使得所有人都笼罩在一片悲观绝望之中。
努尔哈赤咽不下这口气,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萨尔浒之战后己方形势一片大好,怎么就在叆阳城下遭遇大败了呢?这种失败他实在不愿承认。
可现实却不容努尔哈赤去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现在要先解决内部众多的矛盾。其中最迫切的就是阿济格的疯癫残暴一事。
努尔哈赤对此事解决方法简单粗暴,先是当众亲自暴揍了阿济格一顿,然后将其关押软禁。然后又找大夫给儿子治病。最后又对受害者们进行了抚慰和一些赏赐表示道歉。至此,这件事算是过去了。只不过阿巴亥那边他却没有去安抚,只是派人过去通知了对阿济格的惩处措施。
为了挽回战败的颜面和表示自己的忠心,李永芳等汉奸就给努尔哈赤出了个主意。就是在大明边城内张贴檄文,内容是一边恐吓军民一边羞辱万历皇帝。达到在政治上为大金挽回颜面和声誉的目的。这就是后金檄文为何出现在沈阳等城中的缘由。
不过李永芳这厮也知道杨林不好惹,这次张贴檄文根本就没敢往叆阳张贴。因为在这两次的交手中,他知道对方在用间防谍方面是高手,叆阳绝对是派遣细作的禁区,能不招惹还是不招惹的好。
又过了几天,在攻城战中“被俘”的刘兴贤和卫齐等人回到了赫图阿拉。努尔哈赤为了稳定人心,心中就是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亲自设宴款待安抚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