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队长拉着的脸终于缓和不少、这么些年的打磨,脾气收敛不少了,若是在几年前,
就国家队的那几个“逆子”那样,一传接不好,迟早要耳提面命、蛐蛐一番。
......
度过开局时的卡伦后,佩鲁甲的一攻稳定不少,只要一传接到三米线内,詹内利便能利用自己的传球,弥补一传:
二四号位,三位边攻接连下球。
摩德纳这边亦是不遑多让,同样是以“灵”着称的二传,德赛科手上的功夫更是了得,即使在一些看似到位、实则别捏的“脑后”球,他也能化被动为主动:
拖着自己的小肚腩,十指一捏、一弹,传出一个出其不意的战术。
无论是林铭佑在四号位的强力扣杀,还是接应特斯恩在二号位的巧妙吊球,又或是副攻队员三号位的快攻突袭,德赛科传出的球就像为他们量身定制一般,恰到好处:
主接6轮一传的林铭佑,亦是展现了自己的全面性:
即使是前排下撤,不仅一传面积最大、还能兼顾身侧队友的一传。
面对石川佑希的强发球轮,球过网侧旋、飞向他与帕隆斯基结合部的球时,右脚已经侧滑、身体一歪,轻松接起:
“啪!”
双臂一含、一送,完美到位。
德赛科脚下都不要移动,双手一伸,直接推向四号位。
一传弧度柔和,二传顺势借力,十指一弹一送:加速、还是加速。
至于队友能不能赶得上,这就不是德赛科要考虑的事情了:
Lin在前排,他相信他。
当然,佩鲁甲的拦防也不是吃素的,对于摩德纳的头号得分手,赛前准备做足了功课。
四号位平拉开,拿手的抢速度。
到位球,前排鲁索的注意力就没从他身上离开过,二传出手的一瞬间,脚下交叉一步、迅速并向二号位。
鲁索、赫雷拉,两位2m以上的身高,拦网高度可见一般:手型、时机,完全是意大利式的拦网机器:
不求直接拦死,拦回、有效撑起便是拦网成功。
可这样追求并栏、手型伸过网,也给了林铭佑足够宽的视野。
上步、起跳,空中,鲁索左手侧漏出的斜线清晰可见:
撑腰、弯体,挥臂、带手腕,岔开的右腿也几乎挂在网上了,只为切出一条“绝斜”的小斜线。
四号位,林铭佑的上步、踏跳的那一刻,佩鲁甲后排:
詹内利一边大声呼喊着队友的防守位置,一边迅速往后场撤步,试图预判、蹲守这枚 “炸弹”的落点。
然而,林铭佑这一球,线路太过刁钻,几乎是平行网带的切球、1米线内的小斜线,就算詹内利飞身扑救之下,指尖也仅仅仅仅擦到了球的边缘,根本就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