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了钱闹得!”高氏难得正经感叹。
“你家五房有多少钱咱们都知道。你不知道,听他们说孙家不是要了三十两而是要了八十两聘银呢。他们哪有钱盖房子?别说青砖瓦房,连个你泥胚房都盖不起。”
刘二女吃了一惊,她心里算了笔账:那时五房搜出来一百三十多两银钱,不过连她都有私房钱,她不相信其他人没有,甚至只多不少。
若三十两聘银的话,抛去补给大嫂的二十两,那就还剩八十多两。老三成亲、盖房子的钱差不多都有了。
但若八十两?连聘礼带补给宋氏的七十两还不够呢。
就算不补给宋氏那五十两,公中剩也只二十两了,再给老三办一场婚事,钱花的也就一穷二白了。
如果离家的人不回来的话,房子挤挤差不多够住,可万事没有如果。
事实明摆着呢。
“大伯他们没吭声?”刘二女好奇的问。
不应该啊!
“吭啥声?”高氏撇撇嘴,十分看不起五房:“你不知道那天你家大伯父到我家找我爷,我给他们倒水,听了那么两耳儿。
我爷说,你就真不管了?
你家大伯父说,怎么管?我也不是多看重那点钱的人。何况毕竟这么多年都撒出去了也差不了这一两回了,有始有终不好?
可我们再是兄弟也分家了,你缺钱亮堂堂的说呀,可你看……
我爷叹口气,说,这也是没法。
他若亲口跟你借钱:不还吧,他还没那么脸厚。还吧,老五那两个小子你也知道,那就不是能拎事的。他一个人除了地里抛个食能干嘛?累死了他那把老骨头这辈子都不一定还完。这样的情形他哪敢张口?”
这可真是……
刘二女心里感慨万千。
“哎呀!别想了,那些事你想的再多也没用,关键时候还是长辈们说了算。”
高氏摆摆手万事不在意。
的确!刘二女被她噎了一下。
高氏转眼又兴奋的八卦:“你知道嘛,除了你家三叔父一家回来了,你家四叔父的独子也回来了。”
“啊!”
刘二女惊诧不已:“真的假的?”
“我啥时候说过假话?”
高氏不满意了,为了力证自己,她拼命将她知道的都说了:
“人就在南二房住着呢,不过他据说身上有伤平时都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