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中透着旁人无法理解的坚定,沉重地叹息着说:“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从那一刻起,他便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这世间穷苦百姓的命运。
在这前往渔阳戍边的队伍中,陈胜望着那阴沉如墨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厚重地压下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艰难行进的队伍拖沓而疲惫,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愁苦与无奈。陈胜的心中,忧虑如同这漫天的乌云,愈发沉重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深知,这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已经无情地让他们误了到达渔阳的期限。那严苛的秦律,犹如高悬在头顶的利刃,寒光闪闪,令人胆寒。按照那残酷无情的律例,过了规定的期限,所有人都将难逃杀头之罪。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的百姓,被强征而来,只为了满足秦王朝的戍边需求,却未曾想到命运竟如此残酷地将他们逼入了绝境。
夜晚悄然降临,黑暗笼罩着大地。队伍在一处破旧的庙宇中暂歇,这座庙宇年久失修,墙壁斑驳,神像也已残破不堪。陈胜和吴广凑在篝火旁,跳动的火焰映照着他们忧虑的面庞。
吴广紧皱着眉头,神色焦虑,压低声音说道:“陈兄,如今我们已经误了期限,按律当斩,这可如何是好?”他的声音中带着颤抖,仿佛能看到那即将降临的悲惨命运。
陈胜的目光在火光中闪烁,那是一种坚定而又决绝的光芒。他咬了咬牙,腮边的肌肉紧绷着,决然道:“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为天下苍生谋一条活路,岂不比白白送死要强!”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这寂静的庙宇中回荡,仿佛是对命运的呐喊。
吴广听了,心中一震,仿佛有一股电流瞬间传遍全身。他陷入了沉思,目光凝视着那簇篝火,火苗跳跃,映照着他眼中的挣扎与思索。片刻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陈兄所言极是,只是这起义之事,须得从长计议。”
陈胜目光炯炯,眼中似有火焰燃烧,他继续分析道:“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那繁重的赋税,无尽的徭役,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儿子,本不该他来继位,应当继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为人贤德,心怀天下,屡次规劝始皇帝,施行仁政,以宽民力。却因此触怒了始皇帝,被派往外地领兵驻守。如今有人听说他并没有什么罪,却被二世皇帝杀害了。吾闻百姓皆言公子扶苏贤德,奈何他已死矣。倘若我们能以扶苏之名起义,定能唤起百姓心中的正义与反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