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各场大战加起来,为了伐炎,大汉两路大军足足动用了七十万大军。
但是,这四道打下来之后,产生的伤亡不到十万。
可是,这不到十万的伤亡,他们不仅打趴下了大炎,拿下了四道之地。
而且,还顺手将十二万镇南精兵收为己用,光是在伐之战中抓的俘虏就达到了三十多万。
可以说,如果他们这个时候把这些俘虏全部都整编了的话,他们的兵马数量不减反增。
战前七十万兵马,战后兵马直接达到了百万。
就算是这百万兵马,因为那部分大的俘虏,有一部分水分,可这个数量,就放在这里。
而原本准备了三年的粮草物资,计划之中可能要打两年的仗,却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打完了。
故而,这个时候,王羽自然不可避免的想要将赵宋一起拿下来了。
一来,反正他们在西线和北线,已经开始和大武以及拓跋部落交火了。
如果这个时候不打,等到之后再打赵宋,说不定到时候遇到的阻碍更大。
故而,还不如顺便一趟完成。
至少,现阶段,在草原之中,还有金帐王庭给他们牵制住了拓跋部落的一部分力量,令拓跋部落不可能倾尽全力兵犯中行关。
北境的压力,还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如果等到之后的话,谁知道到时候的北境,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甚至,那个时候的大武,他们愿意出动的力量也绝对不是此时可以相比的。
二来,赵宋西南方的那些小王朝们联手来,足足纠结了二十万兵马犯境。
这八个王朝联合起来之后,二十万联军之中,足足有八种不同的想法。
故而,那些王朝将这一仗简直是打的稀碎,明明他们才是人多势众的一方,却反而被赵宋压着打。甚至,被赵匡胤当成了练兵场,几只新兵轮着往过调。
可是,这八国联军打仗打的稀碎归稀碎,但至少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直接输掉。
故而,再怎么也能够牵扯住赵宋的一部分兵力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同样是开启这一战的契机。
三来,那就是虽然因为赵宋的原因,让姜朝雨这一部分力量进入了阳东道。
但是,从罗网传来的情报来看,这段时间的大乾同样是风云变幻。
大吴的朱元璋,趁着大乾不管是朝廷又或者是反王之间在此之前相互打的最为虚弱的时候,一口气直接插了进来,几乎是一发不可收拾。
朱元璋亲自跨海征伐,一口气直接打掉了大乾最南边的洪秀全和李镇这两路反王。
同时,在不久之后,朱元璋之子朱棣也成功的灭掉了大川王朝,从陆路进入到大乾皇朝之地。
朱元璋的两路兵马汇合之后,又趁着肖平安与姜彻才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作为输家的姜彻,自然不用多说,那可谓是损失惨重。
可即便是作为赢家的肖平安,他的势力虽然远比美彻强大,但由于本就是虚弱的状态来打这一仗,故而,就算是打赢了那一战,可自身同样有损失,也同样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