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说法,立马就赢得了农场居民们的共鸣,是啊,我们一直不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吗?农场里今年粮食大丰收,还不都是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结果吗?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我们辛勤劳作得来的,为什么要感谢李天龙?为什么要接受陈振国的领导,还要听从陈振国安排?而且陈振国紧跟着李天龙,牢牢的控制我们这些人,甚至还给我们这些人分出来了三六九等,显然就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心灵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农场居民们,立马就觉得陈建军来控制农场,简直就是专门来解放他们的,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君不见陈建军已进入农场,立马就给大家发放了比平时多一倍的粮食吗?虽然只是一天的粮食,但是那一天,全农场的居民们都觉得终于可以吃饱肚子了。
陈振国一直延续着按照贡献大小来分配的原则,贡献大的,就多分一点,贡献小的,甚至有失去劳动能力的,都只能保证不饿死,因为农场里的存粮绝对不够三四万人放开了肚皮吃的。
就这么一天多发了点粮食的恩德,农场的居民们就觉得陈建军比起陈振国来要好得多啊,把升米恩斗米仇演绎得淋漓尽致,没有人会思考,要是真的放开了让大家吃饱,那以后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农场里的居民们,基本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唯一变化的就是,陈一龙父子成了农场居民们心目中新的救世主了,而且带来了不少自己的亲信,占据了农场的各个重要岗位,尤其是负责分配生活物资的职位,全部都被陈建军带来的人占据了。
原来预备役机步团的几名军官,本来是农场的中坚骨干,陈建军以来,农场的居民们也是异口同声的声讨他们,说他们平时仗着是陈振国的亲信,肆意克扣农场居民们的口粮,几乎就在一瞬间成了人人喊打得过街老鼠。好在这些人的家人们都在第一时间内遇难了,没有家人在农场,所以没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就拼死逃了出去,逃到煤矿和陈振国会合。
逃出来的那些人来到煤矿,把农场里发生的事情讲述给陈振国,陈振国这才知道自己的老窝被人给掏了,了解完情况之后,就知道在农场,他们这些人大势已去,想要打回去,真是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