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游历毕,去维也纳游玩,路过维也纳医学院,留子模样很容易混进去,意外看见学校展厅角落珍藏了一份中文和德文书写的论文报告,模糊的时间大概再一九三几年,咨询路过的学生,都要摇头表示不知,俞灿的故事就这样荡漾开来。
有人也许觉得俞灿运气好,实际上全文是借俞灿的眼睛去描述故事,她年纪小,意识形态介于中西之间,有时候的懵懂热血和当前的我们一般无二,她会焦虑、会抑郁、会因为压力大睡不着觉……
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俞灿”?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故事时间线从1935-1945,整整十年的时间,但为了故事紧凑性,我刻意弱化了时间线。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数据不好,读者并不多,也是因为我想到哪里就写哪里的缘故。构架不紧凑,文笔也稚嫩,但这是我倾力完成的第一本小说。
每次看到有人留言,我都激动很久。想着措辞,怎么回复。
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