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城市的喧嚣渐息,唯有警局的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城市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的线路图,红、蓝、绿三色线条相互交织,标记着不同功能的管道走向。徐麟紧盯着屏幕,眉头紧锁,手中的铅笔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
就在众人围坐讨论作战方案时,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位身着地质勘探制服的中年男子匆匆而入,他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兴奋光芒。此人正是警局特聘的地质专家,李教授。
“徐警官,有重大发现!”李教授径直走向会议桌,将手中一叠厚厚的资料重重放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徐麟迅速起身,迎向李教授:“李教授,您快说说,是什么情况?”
李教授顾不上喝口水润润嗓子,便急切地指着资料解释起来:“经过这几天对城市地下溶洞群的详细勘测,利用高精度声波探测仪收集数据,并结合地质建模分析,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些溶洞群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它们之间的连接通道以及内部空间结构,在特定频率的声波刺激下,会产生共振现象。而且,这种共振效果极为特殊,不仅能放大声波的能量,还能使其传播范围远超常规状态。”
为了让众人更直观地理解,李教授从资料中抽出几张三维建模图,铺展在桌面上。图中的溶洞群仿若一个巨大的蜂巢,各个溶洞如同紧密相连的蜂房,而那些蜿蜒曲折的通道则是蜂巢内部的脉络。他拿起一支激光笔,沿着图上的线条比划着:“你们看,这里,还有这里,当声波频率与溶洞的固有频率契合时,就像是在这个巨大的‘蜂巢’里敲响了一记洪钟,声音会通过这些天然的‘扩音器’,迅速传遍整个地下空间,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地面上的部分区域。”
徐麟的目光随着激光笔游走,脑海中飞速思索着这一发现与当前案件的关联。突然,他眼睛一亮:“李教授,您是说,犯罪集团有可能利用这一点来传递信息,或者……作为某种预警机制?”
李教授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完全有这个可能。如果他们掌握了这个共振频率,就可以在地下溶洞群中构建一个隐秘的通讯网络,外界很难监测到。而且,一旦我们的行动触发了他们预设的声波装置,共振产生的强烈震动说不定还会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给我们的抓捕行动带来极大阻碍。”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队员们面面相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交警队长用力捶了一下桌子,大声道:“这可麻烦了,咱们之前的计划都得重新调整。要是贸然行动,搞不好还没等抓住他们,整座城市都得被掀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