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给我植入了你的记忆碎片,”林小羽的声音带着电子合成的卡顿,“所以我知道你爱吃番茄鸡蛋面,知道你破案时总爱转笔……但这些都是假的,就像你女儿的笑声。”
女儿的笑声。
虚拟世界的五岁女孩总在玄关处等他回家,扑进怀里时带着草莓味的发香。此刻这香味突然变得刺鼻,徐麟想起陈博士展示的脑电波图——那串代表“女儿”的波形,竟与实验室里监测到的某种数据波动完全重合。
第五个碎片是面镜子。
徐麟在洗手间呕吐时抬头,镜中的人额角多了道疤痕——那是三天前追捕嫌犯时被钢管划伤的。但现实中的监控画面里,无菌舱中的他脸上光滑如初。原来连疼痛都是系统生成的幻觉,那些在虚拟世界里流过的血、受过的伤,不过是神经脉冲编织的谎言。
“我们都是被困在数据里的幽灵。”老队长不知何时爬起来,警服上的血迹正在像素化,“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拿到铜钥匙时,也以为能打开现实的门……”他咳出一口黑血,血珠落在地面上变成一行行代码,“后来才知道,每一层模拟都有自己的规则,而我们这些‘NPC’,不过是系统用来困住你的棋子。”
棋子。
徐麟想起在交警队的第一个月,总觉得队长的刁难过于刻意;破获绑架案时,线索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他巡逻的路口;甚至连妻子的相遇,都是在某个精心设计的“交通事故”现场——所有巧合都是算法,所有情感都是数据,只有他这个“变量”,在误以为自己掌控着命运。
但那些真实的悸动呢?
在暴雨中为孕妇开道时,警笛声划破雨幕的震撼;第一次收到群众感谢信时,信纸边缘微微卷起的温度;女儿第一次叫爸爸时,睫毛下闪烁的星光——如果这些都是假的,为什么此刻心口会有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