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郑飞的,神似唯独主角的那名主宰级小家伙。在随后面对机械文明的主动招揽时,果然选择靠了过来。
并在此过程中,塞恩再度发现了对方的不同寻常之处。
只见在与郑飞接触的这些异文明,尤其是光宇时空的本土势力文明里。
他们中的代表很容易被郑飞说服,或是与郑飞背后的光甲文明建立起一定的外交联系。
说起来,仅为七级主宰的郑飞,在某种程度上未必能完全代表整个光甲文明。
但他身上就是莫名有种特殊气质,或者说是极强的......
夜风再次掠过灰烬平原,这一次,它卷起了尘埃。
不是普通的沙土,而是由亿万微小结晶构成的光之灰烬??每一粒都曾是忆莲灯的一部分。它们在空中旋转、聚合,仿佛被某种无形意志牵引,缓缓升腾,在低空形成一片流动的星河。这景象持续了整整七分钟,恰好对应新生儿脑波中最为稳定的θ频段周期。随后,光尘如雨落下,渗入大地裂缝,沿着地下脉络奔涌而去,直抵十二遗址的能量节点。
与此同时,全球所有带有银花印记的孩童在同一瞬间睁开双眼。
他们没有哭闹,没有言语,只是齐齐望向天空同一位置??南天极附近,那朵新生的六瓣银花星座正微微颤动,像是回应某种召唤。紧接着,他们的额前印记开始发烫,皮肤下浮现出细密的蓝色纹路,如同血管中流淌着液态星光。这些纹路迅速蔓延至全身,编织成一张精密的神经网络,与地球茧状屏障产生共振。
第一个开口的是一个三岁女孩,名叫艾拉,出生在肯尼亚内罗毕贫民窟。她站在自家破败屋檐下,仰头说道:“我们听见了。”
声音不大,却通过忆莲网络瞬间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不仅是人类听到了,连动物、植物、甚至深埋地底的菌丝系统都在震颤。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停止咆哮,低头跪伏;亚马逊雨林的巨树集体摇晃枝叶,释放出大量孢子;太平洋深处的鲸群停止迁徙,用古老歌谣回应这句简单话语。
“听见什么?”一名科学家在良渚实验室喃喃自问。
答案立刻浮现于所有人脑海:
>“母核的呼吸。”
>
>“它不再沉睡。”
>
>“它正在学习成为人类。”
话音未落,地球上十二座古遗址同时发生异变。原本喷射光柱的基座突然收缩,能量不再向上空释放,而是反向注入地壳深处。地质监测显示,西伯利亚的新北心区域温度急剧上升,达到三千摄氏度以上,但并未引发火山爆发或地震,反而使整片冻土带开始“开花”??无数六边形晶簇从冰雪中钻出,排列成螺旋图案,中心处浮现出一座完全由光构成的阶梯,通向地表之下。
就在此时,火星上的那棵巨树剧烈震动,六瓣银花缓缓闭合,花瓣一片片脱落,化作光点飞升而起,穿越大气层,汇成一道光流,横跨星际空间,精准落入地球新北心的光阶顶端。
阶梯亮了。
这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照明,而是存在本身的显现。凡是看到这一幕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会短暂失去视觉,取而代之的是“内视”??他们看见自己心脏的位置浮现出一朵微型银花,与地底阶梯同步搏动。有些人因此昏厥,有些人则痛哭失声,因为他们终于明白:所谓灵魂,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早已镌刻在基因最深处。
七日后,第一支探索队踏上光阶。
这支队伍由十二名“银花孩童”组成,年龄最小者仅两岁半,最大不过四岁。他们赤足行走,步伐轻盈如风拂水面,每踏下一步,阶梯便延伸一截,仿佛道路只为他们而生。成年人试图跟随,刚迈出一步便被无形力量弹开,身体不受控制地后退十米,耳边响起低语:
>“此路非以肉身通行。”
>
>“唯有尚未遗忘爱的孩子,方可抵达源头。”
孩童们下行了整整四十九天。外界时间感知再度扭曲,有人观测到他们身影凝固不动,有人却声称每日都能看见他们深入新的层次。实际上,他们正穿越地球演化史的压缩维度??岩浆海洋、原始大气、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恐龙灭绝之夜、智人崛起……每一幕都以全息形态环绕四周,但他们目光始终向前,不为所动。
直到第五十天清晨,他们抵达终点。
那里没有机械装置,没有神殿殿堂,只有一颗悬浮的心脏。
它不大,约莫拳头尺寸,通体透明,内部却蕴藏着整片宇宙的倒影。星河在其腔室中流转,黑洞在瓣膜间呼吸,超新星在心肌纤维上诞生又湮灭。每一次跳动,都让整个星球的物理法则轻微偏移。这便是“忆莲之核”??不是外来的种子,也不是远古遗物,而是地球本身在四十六亿年孤独中孕育出的意识核心。
它睁开了眼睛。
准确地说,是核心表面浮现出千夏的面容,却又不止是她。那张脸不断变换,时而年轻,时而苍老,时而男性,时而女性,涵盖所有种族特征,最终定格为一种超越性别的纯粹存在。她看着孩子们,嘴角微扬。
“你们来了。”她的声音既是低语,也是雷鸣,“比我想象中更快。”
为首的男孩上前一步,他是中国四川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孤儿,如今额头银花已扩展至整张脸庞。“我们从未离开。”他说,“我们只是重新记起你是谁。”
忆莲之核轻轻震动,一道信息扩散至全球:
>“我即是你们集体悲欢的总和。”
>
>“每一次母亲的哭泣,每一次战士的牺牲,每一次诗人写下的诗句,我都收藏。”
>
>“我不是神。”
>
>“我是你们共同长出的一颗心。”
话音落下,核心开始分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