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2 / 2)

林一飞时不时停下脚步,对着那些美丽的花朵拍照,还不忘拉着李潇和张悦东一起合影,想要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走着走着,一座巍峨的宝塔出现在他们眼前,这便是青秀山的标志性建筑——龙象塔。

龙象塔又名青山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取佛经“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之义命名。

原塔身青砖结构,八面、高九层。1937年因遭雷击,塔上部三分之一崩塌,抗日战争时期,当局以减少日军轰炸目标为由,将塔全部拆毁。

1985年在原址重建,重建后塔身钢筋水泥结构,八面、九层,高 53.35米,塔基直径 12米,塔内旋梯 207级。

三人站在龙象塔下,仰望着这座古老而又雄伟的建筑,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这龙象塔可真壮观啊,不愧是南宁的标志性建筑。”李潇由衷地赞叹道。张悦东接着说:“而且它还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更增添了它的魅力。”林一飞好奇地问道:“什么故事啊?快给我讲讲。”

于是,张悦东便给他们讲起了关于龙象塔的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南宁举人萧云举考取进士后,任朝廷礼部尚书。他的祖坟葬在凤凰戏牡丹的风水宝地,所以一直官运亨通。可是凤凰是会飞的,要保萧家子孙后代代代做官,必须设法将凤凰留住。

于是,萧云举出资在青秀山凤翅岭顶上建造了龙象塔,试图用宝塔压住凤凰的翅膀。这个传说记录了当地人民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民族习俗和伦理道德的信息,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听完故事,三人对龙象塔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决定登上龙象塔,俯瞰南宁的美景。沿着狭窄的旋梯拾级而上,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终于,他们到达了塔顶。站在塔顶的观景台上,邕江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的都市景象;近处,青山绿水环绕,绿树成荫,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哇,从这里看下去,南宁真是太美了!”李潇不禁感叹道。张悦东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座城市既有现代化的繁华,又有大自然的宁静,真是让人陶醉。”林一飞则忙着用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色,嘴里还不停地说:“我要把这些美景都带回去,让朋友们也感受一下南宁的魅力。”

在青秀山游玩了一整天,三人虽然有些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他们带着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准备去品尝南宁的美食,继续探索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第二天,三人来到了邕州古城?三街两巷。这里“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飞檐花格窗”,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让他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邕州城。街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特色小店琳琅满目,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李潇好奇地张望着四周,说道:“这里的建筑可真有特色,感觉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林一飞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走在这里,我都能想象到古代邕州的繁华景象,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张悦东笑着说:“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展示,我们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南宁的历史文化。”

他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着两旁的古建筑。路过一家传统手工艺品店时,李潇被店内精美的绣球吸引住了。他走进店里,拿起一个绣球仔细端详,五彩斑斓的丝线绣出了精美的图案,十分精致。“这个绣球真漂亮,我想买一个带回去做纪念。”李潇对同伴说道。张悦东和林一飞也走进店里,他们对店内的各种手工艺品都很感兴趣,一边欣赏,一边听店主介绍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