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济高举着手指冲围观众人比划,看着大伙希冀的眼神:“为了公平起见,男女都要,最好比例上能控制在1:1!”
这也是为了保险起见,不然就丁小曼一个女老师,虽说学校给配保卫室,但总觉得有点不大合适。
更不用说现在还没有计话生预,大家都使劲生,再加上农村地区晚上娱乐活动也比较少。
太阳一下山,小夫妻俩上了床,晚上吃饱了肚子,浑身力气没处使,那还能怎么办,开造呗!
以后的学生肯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跃进大队经济条件逐步改善,家长送学生上课的意愿会强烈起来。
最明显的就是自己的外公,家里有了钱,大队还是集体劳动,不用压榨子女来填饱全家人肚子,上半年就把子女全送来上学了。
当然,依岑济对外公的了解吗,他愿意送孩子来上学,最主要的还是想混上那一天三顿免费饭菜。
在学校吃了,在家就不用吃了,省口粮!
这些跟过来看的青年男女们,越看越惊心,越看越眼热,几乎要把岑济围起来。
“各位、各位!同志们,我们这学校目前还没建起来,最快要秋季开学才能搬进来,最迟估计还得到十月份。”
“如果大家有意向来跟我们一起干事创业,请到芙蓉小学,与罗大右老师联系报名!”
岑济无形间又给罗大右加了担子,不要怪我呀罗老师,谁叫你能力强呢,以后常务副校长的职位就留给你干啦!
罗大右正在教室里板书,突然手臂一哆嗦,粉笔歪了一下,他甩了甩头:“怪事!谁在嚼我的舌根?”
从工地回来的路上,不少人都各自离去,但也有一部分人跟着岑济到了队里。
他们在队里到处瞧,看了门口车辆大排长龙的瓜子厂,又看了缝纫机响个不停的服装厂,远处还看见了烟囱冒黑烟的砖窑厂。
不少人又去了代销店里凑钱买了几瓶汽水,蹲在路边喝了起来。
“我看着跃进大队这日子过得有奔头!”
“那可不,你们大队有代销店?货郎担子都不去!”
“三个厂子呢,开玩笑!”
岑济回家收拾好了衣服,第二天一早就跟着吴建国去了县里。
吴建国在路上就跟岑济说了,这次去省里开会是件大事,陵谷县就岑济一个平民老百姓参加。
所以倪修平一个电话,直接让吴建国全程护送岑济去江城,乐得吴建国一蹦三尺高。
这年头出趟门可真不容易,不像几十年后,陵谷到省城既可以坐高铁,也能直接从高速出发,最多不过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