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2章 白莲教起义(1 / 2)

【而像这样漏洞百出的狡辩,在现在的网络上,那还真不少。

就像咱们多次提到的那些别有用心的给华夏历史上的奸人洗白,给英雄抹黑,还有搞阴谋论的那些人。

他们的狡辩,很多都跟上面说的类似。

那就是但凡找到自认为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几个字,一点东西,就开始哇哇乱叫,甚至连一句话都懒得看完全了,更别说一整段的话了。

当然,这也很正常,毕竟屁股都歪了,为错误狡辩,又能说出什么真的有道理的话呢?

要是能做到全面、客观,那又怎么会歪了屁股呢?】

...

“嗯,说得有道理,歪屁股的人自然鼠目寸光,能够做到全面客观,那自然也不会歪屁股了。”

汉高祖刘邦点头表示同意。

...

“你才是歪屁股,你这就是对我大清有偏见!什么好事都能让你说成不值一提,有本事你下来跟朕当面辩论!”

乾隆帝对着天幕怒吼道。

...

清朝,雍正时空,雍正一言不发,脸色阴沉到了极致。

...

【扯远了,回到正题,关于乾隆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问题,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土豆红薯的大面积推广。

有人说,清朝时期的主粮是稻麦,不是红薯土豆,要是到处都种红薯土豆,那主粮就应该是它们了。

这个说法,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就像咱们以前说的,几十年前的农村,一样很穷,但农民伯伯们种植的主粮依旧是稻麦,交公粮也是交的这个,但是他们总会每年分出一些地来,种个一两次的红薯土豆。

而这些红薯土豆,就是防饥饿保障!能大大提高度过饥年的概率。

而且,在当时,全世界的人口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相反就是华夏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反而是下降的。

第三个,摊丁入亩的推行也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口限制。

当然,现在的网络上出现了不少人完全否定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政策。

比如火耗,本来是大家默认一起捞钱的好办法,但是雍正将火耗归公,将这部分本来被地方官府捞走的钱全都揣到了自己兜里,如此一来,地方官府的利益受了损失,不能找朝廷补回来,就只能找百姓吸回来了。

类似的还有好几条,反正大概意思都是这样,就是雍正搞这些政策,只是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而不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至于下面的官绅要怎么将这部分损失从百姓身上吸回来,他不管。】

...

“哼,朕承认,我大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但是总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是错误的,没有一件正确的吧!之前说其他的事情也就罢了,这样说朕的政策,那绝对偏见,严重的偏见!”

清朝,雍正帝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