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时空,咸丰帝虽然也是脸色剧变,但他倒是没什么担心的了,管他是哪个皇帝在位的时期,反正在他这个时期,太平天国早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不搞内斗了,左宗棠去明朝了,曾国藩被骂到吐血了,早晚要玩完了。
和咸丰差不多想法的,还有乾隆,他这里有刘邦项羽,现在到处都是在投降的,多一个起义不多,少一个起义不少了。
而顺治也是一样,南明都开始反攻,并且节节胜利,所到之处,那些投降的地主官僚纷纷再度反清归明,他也没什么信心了。
崇祯时空的皇太极那就更不用说了,什么占领中原夺取天下,特么的,大明形势变了,蒙古各族都不听他们的了,一个个也嚷着要干死他们!
还没进关就已经成这样了!
...
【扯远了,刘永福虽然按照德寿的命令回来了,但他却不愿意去镇压反清义军,两广总督多次调他对付义军,他要么找借口不去,要么去了也是消极对待,最终他的黑旗军被拆分,直至被彻底取消。
要说这刘永福虽然过去因为生计问题加入过反清义军,但是他本身还是比较忠于清朝,他认为忠于朝廷就是忠于国家。
不过,清朝的烂,清朝的软弱,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对于义军和满清朝廷之间的战争,他是能避则避!
他只想要--抗击列强!
因此,最终,刘永福再次回到了钦州养老。
不久,三那百姓反抗朝廷的糖捐政策,当地官府让刘永福去劝百姓,刘永福去了,然后回来了,然后就说,自己劝不动!
很快,抗捐逐渐变成了起义!但起义遭到镇压而失败!
刘永福暗中庇护失败的义军,甚至他小舅子的家都成了义军谋划起义的指挥部。
后来,这些事情被清朝官府知道了,清廷想要弄他,还暗杀了他的五个护卫。
刘永福见状便停止了和义军之间的往来。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彻底给大清送葬的辛亥革命爆发。
不久,广州被国府义军光复,胡汉民邀请正好身在广州的刘永福出任广东民团总长,主持大局。
刘永福婉拒了几次之后,最终被劝服,答应出任,一个月之后,他见局势稳定了,就辞职回到了老家。
再往后,原清廷出身的北洋军阀袁世凯仗着自己实力强劲,一番操作之下,逼了溥仪退位,又欺骗了国府创始人,得到了国府大统领的位置。
但他和清廷一样的软弱!
1912年,北极熊鼓动外蒙古脱离华夏,签了条约。
已经75岁赋闲在家的刘永福听说了列强又在搞事之后,立马致电了袁,请求让他带兵前去抗击北极熊,但袁没有理睬!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倭寇趁着列强都在欧洲打生打死,无暇顾及华夏,再加上袁想要重新恢复帝制,于是和袁谋划,表示支持他,但条件就是要袁答应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