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铮的战略布局中,大力发展火箭筒生产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火箭筒,这种相对便捷且高效的反坦克武器,在面对熊国强大的装甲威胁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和作战环境下迅速投入使用。在战场上,火箭筒可以对敌方的坦克造成严重破坏,凭借其强大的破甲能力,击穿坦克的装甲,对车内人员和设备造成致命打击。同时,火箭筒的密集使用还能有效地遏制敌方坦克的进攻势头,打乱其作战部署,为己方部队争取宝贵的作战时间和空间。因此,增加火箭筒的生产数量,并不断提高其质量和性能,无疑将成为应对熊国装甲威胁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刘铮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仅仅依靠火箭筒远远不足以抵御熊国的钢铁洪流。坦克和装甲车作为现代陆军的核心装备,其数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陆军在战场上的战斗力。为了在战场上与熊国的装甲力量相抗衡,华夏必须全面加强坦克和装甲车的生产。
在坦克生产领域,华夏要从最基础的研究工作扎实做起。先进的坦克设计理念是提升坦克性能的关键。这不仅要求关注坦克的外形结构,更要深入探究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升其隐身性能和防护能力。在隐身性能方面,采用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是关键。例如,研发具有吸波性能的新型装甲材料,使坦克在雷达探测下的反射信号大幅降低,从而更难以被敌方发现。同时,优化坦克的外形设计,减少雷达反射面,进一步提高其隐身效果。在防护能力方面,除了传统的装甲加厚和强化之外,还可以采用主动防护系统,通过探测和拦截来袭的敌方弹药,为坦克提供更可靠的防护。
发动机作为坦克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坦克的机动性和速度。研发更强大的发动机迫在眉睫。强大的发动机能够为坦克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使其在战场上能够迅速机动,轻松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如山地、沙漠、沼泽等。高机动性的坦克可以快速迂回到敌方侧翼或后方,发动突然袭击,打乱敌方的防御部署。同时,在遭遇危险时,能够迅速撤离,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