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M1935手枪,是一款具有卓越性能的武器。”田雨说道,“首先,它的稳定性非常高,后坐力小,这使得使用者在连续射击时能够更好地控制枪支,保持射击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她稍作停顿,让队员们对这一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然后继续说道:“其次,勃朗宁M1935手枪的准确性也相当出色。在近距离交火中,它的命中率极高,能够迅速有效地击中目标。这对于我们在执行任务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田雨接着介绍了勃朗宁M1935手枪的火力:“这款手枪配备了十三发弹匣,加上枪膛内的一颗子弹,共十四颗子弹,虽然看似容量不大,但在实际战斗中已经足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而且,它的火力强大,能够给敌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不仅如此,田雨还强调了勃朗宁M1935手枪的结构简单和故障率低的优点。“它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巧,易于维护和保养。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也不容易出现故障,这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最后,田雨指出了勃朗宁M1935手枪在秘密战斗中的独特优势:“在米国,这款手枪极为常见,无论是民间还是军警都广泛使用。这意味着在我们执行秘密任务时,它能够完美地融入环境,不会引起任何怀疑。而且,由于其广泛的使用,补给也非常轻松便捷。”
田雨的讲解条理清晰,每个优点都辅以实际的战斗例子,让队员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勃朗宁M1935手枪的卓越性能。队员们听得频频点头,对这款手枪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
听完田雨的对勃朗宁M1935手枪的全面介绍,大家一致认为,改用这种手枪更适合欧美战场的行动环境。刘铮当场拍板,声音洪亮地命令道:“第一战区,立刻行动!把库存的所有勃朗宁M1935手枪空运到军工厂进行改装,确保每支枪都调整到位;同时,把所有9*19mm子弹送到特种兵训练学校,让大家进行实弹适应性训练,务必熟悉新武器的性能。”命令下达后,整个基地迅速运转起来,工厂灯火通明,训练场上枪声阵阵。
而行动时候的子弹,则由刘英安排米国的情报中心的队员,直接在米国做好后勤支援。刘英细致部署,要求为每个队员准备十个装满子弹的弹夹,确保补给万无一失。这只是模拟行动的一个小细节,但团队深知,任何疏忽都可能致命。因此,包括米国的生活方式和语言口音,都有驻米国的情报中心的老队员过来传授和审核,他们模拟街头对话、日常习惯,甚至纠正队员们的发音错误。为的就是多一分安全保障,行动中的意外太多了,谁也不敢保证行动一定就胜利,一定很顺利,正如俗话所说,“行事在人谋事在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