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儿,我的睿儿……”郑惜年凄厉的叫声响彻整个养性斋,睿儿,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留下姨母一个人,还活着做什么?
可惜无论郑惜年怎么呼唤,李元睿都不会再醒过来,他是抱了必死的决心,这座皇宫留给他的全是阴霾,没有一丝阳光,最后的光也被尧帝亲手掐灭。
郑惜年只能眼睁睁的感受怀里的人,由温热变得冰凉,她却舍不得撒手,只是一动不动的坐在地上,紧紧的抱住这个可怜的孩子……
尧帝十八年十一月初七,尧帝儿子李元睿,于养性斋挥剑自刎,年十六岁……
宣室殿
“陛下,二皇子殁了。”随喜脚步匆匆的进来禀报,此刻也顾不得李元睿已经被废的事情了,再怎么说,二皇子也是陛下的亲生儿子。
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大皇子才离世不到七日,二皇子又没了,传出去,难免引起动荡。
尧帝神色有片刻的愣怔,最后只是吩咐道:“让德妃操办二皇子的丧事吧,既然人已经没了,孤便不过多追究他的过错了,就追封为淳安王,依礼下葬吧,咳咳……。”
“是,奴才遵旨。”
“父皇,您还好吗?”李元康有些担忧的问道,听着尧帝压抑不住的咳嗽,心中实在是担忧的紧。
“无妨,就是有些累了,还有些折子没批完,你替父皇批吧,父皇,想去歇会。”
尧帝转身慢慢走入里间,眼神里多了一丝沧桑,原本永远坚挺的脊背,此刻似乎也弯了不少,这是他第二次经历丧子之痛了……
李元康没有再说话,只是拿过折子缓慢的看着,嘴角勾起一抹完美的弧度,这天下,没有人能逃出他的算计……
玉华宫
顾知凝听见随喜的禀报,忙换了一身素净些的衣裳,去养性斋,同时吩咐内府司,按照仪制操办淳安王的后事。
一边走着 ,一边问道:“怎么回事?这二皇子怎么好端端的就没了?”不怪顾知凝疑惑,她实在是没有必要盯着一个被废的皇子,这不是她该插手的。
“主子,奴婢刚打听到,今日三皇子去了宣室殿,然后陛下便免了郑贵妃的罚跪,又允许郑贵妃去养性斋去看望三皇子,不知二人说了什么,听说是二皇子当着郑贵妃的面,拔剑自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