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始皇帝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因为他知道秦然的能力,有他在九原郡,匈奴吐浑王应该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然而,尉缭来到这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事情。他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报,呈给始皇帝,说道,
“陛下,上谷郡蒙恬将军送来奏报。”
始皇帝接过奏报,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近来匈奴单于头曼的动作频频,在草原上集结了十几万大军,大有跨过长城入侵的趋势。”
尉缭再次开口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在上谷和渔阳一带,大秦除了蒙恬率领的数万大军外,还有三十万民夫。
这些民夫主要负责修筑长城和运送物资,如果匈奴人真的大举入侵,那么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上谷到渔阳一带的长城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合拢?”
始皇帝开口询问道。
只要这一段的长城能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再加上几万精锐的兵马驻守,匈奴人想要从这里入侵中原地区,恐怕就要仔细斟酌一番了。
“回陛下,根据目前的进度来看,大约在今年年底可以完成长城的连接工作。”
尉缭连忙回答道。
不过,他心里也很清楚,这还是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的理想情况下才能实现的时间节点。
如果匈奴人在这个时候发动入侵,那么进度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完工时间也会被进一步拖延。
“这个时间已经是非常极限了。”
尉缭担心皇帝会对工期过长表示不满,于是赶紧又补充了一句,希望能够缓解一下皇帝的情绪。
皇帝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说道,“下旨,命令驻扎在广阳郡的内史腾随时做好北上增援蒙恬的准备。”
接着,皇帝又看向尉缭,继续说道,“让秦然尽快赶到上谷郡。”
皇帝知道尉缭此番前来的目的,面对匈奴的大队人马,蒙恬所率领的兵力确实有些吃紧。
而燕地被划分为数个郡之后,蓟城所在的广阳郡就成为了大秦的重要战略要地,而且距离上谷郡一带并不遥远。
因此,让驻扎在广阳郡的内史腾协助防守上谷郡,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老臣这就是办。”
尉缭说着便立刻告退。
现在的大秦能在上谷郡遭到攻击之后直接且快速增援的只有内史腾手中的数万大军了。
皇帝的这道圣旨,就是让内史腾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必瞻前顾后。
草原内,
头曼单于也得知了九原郡的战况。
“你是说吐浑王在九原郡被秦然击败,损失惨重?”
头曼单于看着眼前灰头土脸的人冷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