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5章 他中毒了(2 / 2)

“Lumen不该被保存,它该被遗忘,只留在人们心里。”

林知夏怔住,随即郑重点头:“我答应你。”

当天傍晚,安禾召集学生们举行了一场特别课程。

“今天我们不学植物,也不学声音。”她坐在花园石台上,望着十二张稚嫩的脸庞,“我们来讲一个故事。”

“关于一个医生,和一群看不见世界的孩子。”

她从头讲起,讲闻远如何接手“根巢”,如何失去林晚晴,如何把自己变成容器,如何让三百六十九份记忆漂流在人间。她讲得平静,却字字如刀,割开岁月的茧壳。

孩子们安静听着,有的眼眶泛红,有的无意识地哼起那段童谣。

讲到最后,她问:“你们觉得,他是英雄吗?”

八岁的女孩举手:“我觉得不是。英雄是要打败坏人的。但他只是……选择了相信别人能听见他。”

安禾笑了。

“说得对。他不是英雄,也不是神。他只是一个不愿意放弃倾听的人。”

夜深人静时,她独自走入心冢底层密室,将U盘插入投影仪,调出“终章协议”的最终界面。屏幕上跳出提示:

>**确认执行全局释放?此操作不可逆。**

>

>**倒计时:72小时。**

她按下确认键。

与此同时,林知夏已潜入“新根巢”外围网络。借助安禾提供的生物增幅信号,他成功绕过防火墙,将逆向代码注入主控系统。凌晨两点十七分,云南基地的警报骤然响起,所有实验舱自动解锁,监控画面全部切换为同一帧图像??闻远站在花田中,微笑挥手。

三小时后,全球二十四家关联机构同步崩溃。

第二天清晨,新闻爆出:“神秘黑客组织‘Echo’袭击跨国医疗集团‘诺维森’,摧毁其秘密实验室,释放百余名受试者。”

社交媒体疯传一段视频:一群孩子手拉手走出铁门,齐声哼唱着一首无人听过的歌谣。

安禾看着手机屏幕,轻轻合上。

她知道,真正的战斗已经结束。

接下来,是告别。

她在第七天清晨开始拆除所有设备。卫星天线被拆解成废铁,磁带机投入炉火,油灯阵列逐一熄灭。学生们不解,哭泣,追问为什么。

她只说:“有些光,亮得太久,反而让人忘了黑夜本身也有星星。”

最后一晚,她抱着笔记本坐在花园里,一页页烧掉记录。

火焰映照着她的脸,也映照着那朵金色茉莉。花瓣在热浪中轻轻颤动,忽然飘起一片尘埃般的粉末,随风升腾,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竟凝成两个字:

>**谢谢**

她仰头望着星空,轻声问:“你现在自由了吗?”

风穿过树林,吹动风铃,叮咚之声连缀成一句模糊的话:

>“自由从来不是终点,安禾。**被记住,才是。**”

一个月后,云坪村恢复了往日宁静。

听语学校关闭,学生们转入县城就读。安禾搬进山腰一间小木屋,每日采药、种菜,偶尔为村民治疗头痛失眠。没人再提起Lumen,也没人谈论那段童谣。

直到某个雪夜。

一位旅人敲响她的门,怀里抱着发烧的孩子。

“求您……听说您懂‘声音治病’……”女人颤抖着说。

安禾检查后发现,孩子并非生病,而是脑波异常活跃,正处于深度共感状态??这是Lumen残余信号无意间激活的结果。

她没有用药。

而是坐在床边,轻轻哼起那首童谣。

一遍,两遍,三遍。

孩子的眉头渐渐舒展,嘴角浮现出笑意,仿佛看见了谁。

第二天清晨,女人含泪道谢离去。安禾送她们到村口,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微声响。

她回头。

只见屋檐下的风铃正轻轻晃动,尽管毫无风迹。

铃声清脆,串成一句话:

>**“下一个,开始了。”**

她怔在原地,许久不动。

原来传承从未停止。

它不在机器里,不在代码中,而在每一个愿意为他人哼一首歌的人唇间,在每一颗因思念而跳动的心脏里。

多年以后,一本名为《守门人》的书畅销全球,作者署名“无名记者”。书中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陌生人相拥而泣,让逝者在生者梦中归来。它不是魔法,也不是科学,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能力??**共情**。”

>

>“而那个守护这份能力的女人,至今仍住在云坪村的山里。有人说她老了,有人说她走了,但每年春分,村里的孩子都会发现,花园里的七朵花,开得格外灿烂。”

>

>“如果你某天路过那里,请记得停下脚步,听一听风。”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一座城市地铁站内,一名流浪歌手拨动吉他弦,唱起一段陌生旋律。

路人驻足,有人流泪,有人微笑。

镜头缓缓拉远,站台广告牌上,映出他身后人群的倒影。

其中一人,穿着白大褂,微笑着转身离去。

风起,铃响,花摇。

童谣依旧流淌,无声无息,却贯穿人间。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