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富裕,让刚刚稳定住南京政权的朱棣跃跃欲试了起来。
军队在北平缓缓集结,自燕王时期平定匈奴蒙古的梦想,已经让朱棣跃跃欲试了。
有着商队的往来,大明的消息与鞑靼‘互通’了太多。
北平以及北部各大卫所,仅仅只是有简单的动向,便让安逸了不过几年的鞑靼有些抵触了。
他们早就得知了当年那个燕王,仅凭几万大军,愣是踏破了大明宫一举成为了新帝。
鞑靼各部落首领紧急密会于一处,其中一蓄着络腮胡的粗狂大汉,
“如今北平集结了多少军队?”
“二十万。”一旁刺着花臂,又戴着一大串金镯子的光头壮汉回应道。
络腮胡眉头一皱,深吸一口气,摇头道,
“咱们草原男儿,就算英勇善战,对上普通的明军能以一敌三,如今也不过只有军队八万。
可如今操兵的是那个燕鬼朱棣……据说两年前,他以两万克他侄儿大军三十万,领兵的将领还有耿炳文、郭英……
如今他初步就在北地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他怕是恨不得能把他们当六十万用……”
络腮胡将气氛红拖到这个地步,蒙古包内皆席地而坐的汉子们士气都不免低落了起来。
而后,他主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态道,
“我们投诚吧。”
此话一出,帐中众人皆眉头一皱,忽而瞪大了眼睛,气都不免粗了许多。
“好不容易来的这富贵日子,今年我们部落长成了一百二十男儿,羊群上万,马匹三千,部落寻常牧民家中多能有一串盘缠。
大家都能吃得上热乎饭,也不怕雪天,更不怕那沙暴……”
花臂壮汉也在此时点头接话道,
“我喜欢这样的日子,如今趁着战火还未开,我们提前投诚,就算那燕鬼再狠辣,也得给我们优待。”
大部分人的情绪,都被带动,只有少部分部落头领低头密探,而后拖延道,
“嗯……我们考虑考虑。”
“好,我们明日再议。”
话说的很好听,可在众人转头的时候,两帮人马分别都做了抹脖子的动作。
可显然,投诚派的人动手更利索些。
永乐元年,八月,鞑靼归降。
十月,帝亲征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