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要亲自挂帅出征,这又是何苦呢?
万一战场之上,刀光剑影,公子若有任何闪失,我们可就万劫不复了。
诸位,务必再劝劝公子。”
杨端和挺身而出:
“诸位不必过于忧虑,长公子智谋过人。
他既然有此决定,必有其周全之策。”
李信亦附和道:“不错,我也深信公子。”
在场众人,心思各异。
有人真心为公子担忧,有人则因身处公子阵营,不得不如此。
一旦扶苏公子有所不测。
他们便等同于站错了队伍,后果将是遭到新君王的清算,毕竟每个新君王都要培植其势力。
“长公子驾到。”
随着一声通报,扶苏步入殿内。
众人纷纷迎上前去,欲行劝谏之言。
扶苏轻轻摆手,温声道:
“诸位的心意,我岂能不知?
我虽身为主帅,但仅居幕后,监督战事,洞察战场风云,提振士气,绝不会亲临前线,置身于箭矢纷飞之中。
如此安排,可还满意?”
言罢,诸将面面相觑,终是不好再行劝阻。
蒙恬欲言又止,目光闪烁,只是在这众多前辈面前,他自觉并无发言之权。
然而,扶苏却已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迟疑,直接点名道:“蒙恬,想说啥就说吧?”
蒙恬闻言,一时愣住,未及反应。
蒙武在旁提醒:
“长公子唤你,还不快出列?”
蒙恬这才恍然,连忙跨前一步,恭敬行礼:
“蒙武之子蒙恬,参见长公子。”
扶苏微微一笑,语气和煦:“蒙家三代忠良,再说上次,你率少数精骑就擒拿下匈奴王,立了大功,日后在我面前,无需如此多礼。
你有何事要问?”
蒙恬恭敬回道:“礼不可废。
末将斗胆一问,长公子此番挂帅出征,是与王老将军并肩,还是与杨将军同行?”
扶苏答道:“此番出征,父王执意要我带上铁鹰锐士,而锐士驻扎于上党郡潞县,两地相隔甚远,因此我无法前往晋阳,只能与尔等同行。”
蒙恬闻言,神色坚定: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护公子周全。”
扶苏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信任的光芒:
“你的忠心,我从未有过丝毫怀疑。
你们蒙家的忠诚,自你祖父蒙骜之时便已证明了,而今,你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