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该为谁效犬马之劳呢?
终是,张仪仅在一场盛宴之上,轻描淡写地夸赞两位美姬为世间绝色,断言晋国无佳人可比,此事便如过眼云烟,不了了之。
熊负刍闻言,苦笑摇头:“哎,那不过是张仪的狡黠之计罢了,此人素来沉溺于酒色之中,胸无点墨,不足为奇。”
剑纯接过话茬,娓娓道来:
“昔日秦国亦是如此伎俩。
先王曾信守承诺,与齐国断交,秦王便许诺割让商於六百里之地予先王,并献上秦国美女,欲结秦晋之好,共称兄弟。
先王以为条件优渥,断交齐国自是无妨。
岂料秦国数月间绝口不提割地之事。
先王暗自揣度。
莫非与齐国断交之举尚未决绝?
于是,他遣一勇士宋遗,假扮宋国使节前往齐国,当面痛斥齐宣王。
我国与齐骤然断交。
齐宣王正自茫然无措,此时又派一楚人冒充宋使,指鼻大骂,令其颜面扫地。
齐宣王怒不可遏,当即决定与秦国结盟。
与我国彻底断绝关系。
然而,秦王却背信弃义,仅愿割让六里之地,气得先王几乎晕厥过去。”
面对此景,熊负刍却道:
“大秦亦非全然无信之辈。”
剑纯闻言,更是气得胸中冒火。
他深知自家君主样样皆优,唯独过分看重颜面,这无疑是他的致命软肋。
熊负刍见状,缓缓言道:“你可曾记得晋献公晚年之时,晋国那场震惊天下的‘骊姬之乱’?
太子申生惨遭杀害。
公子夷吾与重耳则分别逃难至梁国与翟国。
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献公驾崩,晋国大夫里克趁机作乱。
公子夷吾为求自保,不惜以河西之地为饵,恳请秦穆公出兵相助,助其夺回王位。
河西之地,乃是秦国东部之重镇。
关乎秦国东出之大计,亦是秦国东大门之所在,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秦穆公权衡利弊,毅然应允了夷吾的请求。
然而,夷吾即位之后。
却背信弃义,拒绝割让河西之地,即便如此,秦穆公亦未曾轻易与晋国决裂。
秦穆公十二年(前648年),晋国遭遇大旱,晋惠公夷吾无奈之下,只得遣使向秦国求援。
秦穆公胸怀宽广,不计前嫌,慷慨解囊,向晋国输送了大量粮食,彰显了大国风范。
然而,时至秦穆公十四年(公元前646年),秦国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饥荒。
晋惠公非但未伸出援手。
婉拒了秦穆公的借粮之请,反而妄图趁此危难之际,对秦国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