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增微微点头:“嗯,届时再做定夺。”
齐国*临淄。
齐王建览毕手中的求救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言道:“齐王在上,赵之存亡。
系于旦夕,秦兵压境。
势如破竹,城郭危矣,百姓惶惶。
迁愿齐王垂怜,出兵相救,阻秦东出之路。
则赵国之危可解,天下可安。
来,丞相,你且过目,这信中的内容。
简直令寡人捧腹。”
丞相后胜接过信,细细研读,随后问道:
“大王意下如何?”
齐王建眼神坚毅,斩钉截铁地说道:
“自然是置之不理,若非你当初劝阻。
寡人连粮草都不会卖予他们。
如今他们来求援,真是可笑至极。
五十四年前,燕国主导讨伐我齐国。
魏赵非但不手下留情,反而助纣为虐。
大肆屠杀我齐国百姓。
如今他们想求援,简直是痴人说梦。”
后胜又问:“大王,那该如何回复赵王?”
齐王建不假思索地答道:
“告诉那赵迁,让他去死吧。”
后胜连忙劝阻:“大王,此言差矣。”
齐王建疑惑道:“为何?”
后胜解释道:“我齐国乃礼仪之邦。
名扬天下,且赵国多次被秦国围困,这一次也未必会亡国,万一……”
齐王建微微颔首:“言之有理,还是要顾及颜面,行,你就替寡人想个委婉的理由拒绝他。”
后胜略作思索,回答道:“赵王虽有理。
然齐国亦非富强之国。
近年也天灾人祸频仍,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若兴兵救赵,粮草军饷何以为继?
且秦兵势猛,我齐军恐难与之抗衡。
孤非不知唇亡齿寒之理,然国家贫弱,实难担当此重任,并赠以金银财帛,以示慰问。
赵之存亡,且看天命如何?”
齐王建听后,哈哈大笑:
“说得好,就照此回复。”
武城之外。
大军犹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那密密麻麻的阵势,一眼望去。
竟似无边无际。
铁蹄轰鸣,尘土遮天蔽日,最为醒目的,莫过于那些高高飘扬的旗帜,其上赫然书写着一个硕大的“秦”字,犹如死神的镰刀,悬于每个人的心头,令人心生畏惧。
秦军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