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前,匈奴·石国。
匈奴的头曼单于端坐于王廷之中。
面容尽显颓废之色,沉声问道:“东胡的兵马,是否已经追上来了?”
右贤王恭敬地回应:
“大单于,左贤王正率领兵马奋力抵挡。”
头曼单于眉头紧锁,又关切地问道:
“我的爱姬,胡姬她此刻何在?”
右贤王乌榈神色黯然地禀报:
“在溃退之时,她不幸走散了。”
闻言,头曼单于怒不可遏:
“派人寻找,这东胡王实在可恶!
往昔他不敢与我匈奴开战,
如今见我匈奴被秦军所败,竟胆敢侵占我的领土,此举实属过分!”
乌榈沉稳地分析道:“大单于,此刻并非我们议论东胡人卑劣行径之时。
想当年,大单于尚未一统匈奴之时。
我们匈奴的诸多部落皆臣服于月氏,那时东胡自然不敢与月氏为敌。
而后,秦国崛起,月氏衰败。
大单于也不再将东胡放在眼中。
他们被欺压了上百年,心中怨念深重,但如今,我们实在不宜与东胡单独对抗。”
头曼单于疑惑地问道:
“你这话是何意?”
乌榈继续阐述:“大单于,以臣之见。
我们此刻不宜与东胡单独为敌。
万一秦军再度北上,我们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然而,东胡之仇又不得不报。
因此,我们不妨寻找一个强大的外援……”
提及秦国,头曼单于一脸无奈,追问道:
“外援?
你且详细道来,说说你的看法。”
乌榈缓缓说道:“我们可表面上臣服于秦国,这位秦王——不,如今他已自称始皇帝,嬴政正威风八面,自信满满。
我们若佯装臣服,借秦国之力对抗东胡,以秦军的勇猛,东胡王又岂是对手?”
在单于犹豫不决之际。
乌榈继续说道:“我们与帝国联手歼灭了东胡,既报了仇,又缓和了与帝国的关系。
接着,我们向西拓展,西域三十六国个个势单力薄,兵力最强的国家也不过两三万人,弱的更是一两千人而已。
听说月氏也已经向西迁徙了。”
头曼单于闻言站起:
“可那始皇帝本就对我们匈奴心怀不满,他又怎会轻易相信我们的诚意呢?”
右贤王乌榈从容答道:
“中原诸国之间亦是缺乏信任,但他们通过交换质子,便逐渐建立了信任。”
头曼单于疑惑道:
“你……你的意思是……”
乌榈微微点头:“正是,大单于不是一直对太子冒顿颇有微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