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这一季的粮食就要收割了,到了下一季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良种,农民就会出现无法耕种的事情。到时候,就连乡长也得跟着受处分。
平陌乡的乡长刘根生也是下放的干部,情况和张小舟差不多,只不过责任心和能力都很出众,也有后台往上再走一步两步也不一定就没有机会,所以对待事物的积极性要比张小舟好上很多。
只不过,他也是从上边市里下放的人,在新密没有组织关系和人脉,每次到县里开会都是末尾的存在。
“小弟,我想去趟县城,我想去找李副县长问问具体什么情况。”张蜓想了一下午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想去找县里问问情况。
张子健今天厂子里没啥事,干了一上午就回到家里,所以听到姐姐要去县里就带着她出来了。
从平陌乡到新密市县城要走山路十七公里,平时张蜓要去县里都是拉上张子健一起,主要是张子健从小练武,身体素质极好。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张蜓只要外出就会让小弟一起跟着,一来有个人跟着走山路安全,另外能省脚力。
“阿姐,你就是不想走路,每次都让我背着去。”张子健取了上马子让张蜓坐上去,然后直接背着姐姐一路疾行,向着新密县城走去。
“哼,你才背我几回,这么快就这样说了,以后让你背你还没机会了呢!”张蜓的小心思被弟弟说破也不脸红,自家的小弟有啥不好意思的,能让弟弟背着走山路,她心里其实挺美的,悠哉悠哉一点也不浪费体力。
张子健师承少林寺的培远大和尚,在他七岁那年,培远到家村里化缘。那时候家里面过的很苦,哪有多余的粮食给和尚。所以家家户户都像防贼一样防着培远大和尚,让他既无奈又叹息。
可是当他挨家挨户要到张家的时候,正巧那天家里做的玉米饼子,张涛和徐淑琴因为要回娘家,就把张蜓和张子健落在了家里。
中午的时候张蜓在睡午觉,只有张子健一个在院子里玩,大和尚就跑去化缘。新密离得登封很近,这里的和尚僧侣也经常会看到,所以和尚化缘很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啥也没说就给大和尚拿了几个饼子,培远大师吃了饭却不肯走,赖在张家等着吃下一顿饭。
如此到了晚上,张涛和徐淑琴回到家见到儿子竟然给他们招来这样一个吃货大和尚,也是无比的愤怒和无奈。
和尚化缘到家,按照当地的风俗是万万不能往外赶的,只能咬紧牙关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和尚在张家住了十几天,有一次张涛一家人回来,大和尚竟然走了。没过两天来了一位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到了张家就说明来意,要收张子健为徒,传授正宗少林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