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有了大儿子这个继承人,小儿子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可以随意长大。
即使是下一个纨绔,有当大哥的看着,也不会惹出什么大的乱子。
其二是小儿子没有大志,将来不会妨碍到大儿子。
不会有谋位的想法,兄弟才能一辈子和睦。
就这两个原因,刘太傅放任刘学言被娇惯,不读书也行,享乐也好,刘太傅都支持。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微小的原因。
刘夫人因为刘学文半岁被抱走的事情耿耿于怀。
她为了这件事,曾经一年都没跟刘太傅讲话。
后面夫妻和好,刘夫人生下刘学言,曾直言:
要是刘太傅想把刘学言再送人,她就带着刘学言与他和,从此分道扬镳。
所以,刘学文和刘学言的命运从还未被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
刘太傅这个思想根深蒂固,无论任何人都劝不了。
更何况,当时刘太傅的父母已经走了。
没人能动摇刘太傅的决定。】
沈昭感叹道,【刘太傅的想法还真是奇葩。
正常人哪有这种思考。
就算想要培养继承人,也不需要这么搞呗。
还真以为两个孩子长大后,所思所想都会按照他这样安排的去走吗?
只能说他想得太美好了。
我第一个不觉得刘太傅这一想法会有什么用。
看刚才得的画面,十岁再古代也不小了。
娇惯成那个样子,刘学言眼里心里都没有刘学文这个兄长的存在。
况且刘学言那些手段,我一个陌生人看了都觉得不舒服。
刘学言还是刘学文的亲弟弟,自己弟弟这么对自己,刘学文只会更恨,记一辈子。
这一遭把两兄弟的感情搞得如此差,也不知道以后是个什么光景?
家和万事兴,要是兄弟撬墙,又谈何振兴家族?】
众大臣点头,昭明郡主这一话有理。
兄弟,兄弟,兄友好对待弟弟,弟弟恭敬兄长,如此才是兄友弟恭的模样。
刘家两兄弟,都快成仇人了。
瓜瓜:【宿主,你说得还真没错。
刘太傅,确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还记得瓜瓜刚才跟你说,刘太傅培养李知功吗?
你就不好奇吗,明明刘太傅有两个儿子,为什么还要耗费那么大心力培养一个外人,更别说李知功的父亲还再在朝堂上当官呢?】
沈昭:【瓜瓜,我以为你之前说的那个是普通帮助,就是对救命恩人的那种帮助,要还救命之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