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启动后,艾伦和团队观察到,极地的冰层逐渐融化,水蒸气上升,火星的低层大气开始出现微弱的云层。随着加热塔的持续运行,云层逐渐扩散到更广阔的区域,艾伦期待着第一场火星降雨的降临。
几周后,科学家们在赤道附近的测试区内观察到第一滴火星雨滴落到红色的地表上。尽管降雨量微小,但这意味着火星的水循环已初步形成。艾伦和团队成员激动不已,他们知道,这一小步将为火星的生态复苏带来深远影响。
为了使火星拥有更加稳定的气候,科学家们决定引入气流调控系统,在火星上创造出可控的风系统。通过在极地与赤道区域设置气流转换装置,他们希望引导火星的大气流动,使气流在地表形成循环,逐步缓和火星昼夜温差,带来更均衡的气候。
这些装置通过温差和压力差引导火星的大气流动,在火星表面制造出一股股微弱的气流,逐步模拟出地球的大气循环模式。艾伦密切观察着这些变化,记录下气流速度、风向和对火星地表温度的影响。
“火星的气流系统开始形成,这将有助于大气层的稳定,也可能为未来的降水和温度调控奠定基础。”艾伦对团队成员说道。
随着气流系统的建立,火星大气逐渐活跃起来。微风拂过火星的地表,带动尘沙缓缓移动,为火星带来了生机。虽然气流微弱,但科学家们坚信,未来的火星将会出现更加复杂的天气模式,最终逐步形成四季交替的气候。
在气温、湿度和气流系统逐步稳定后,科学家们开始实施火星植物引入计划。他们决定引入一批耐寒、耐低氧的植物,通过实验培育的适应性植物,科学家们希望这些植物能够扎根火星,并逐步在地表建立起稳定的植被覆盖层,为火星的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艾伦亲自负责植物引入计划的实施,他选择了一片位于赤道附近的区域作为植物种植区。这里的气温相对温暖,湿度较高,是火星上最接近地球气候的区域。
科学家们将经过基因改良的植物种子播撒到地表,并使用灌溉系统和加热设备确保这些植物能够顺利发芽。几周后,第一批火星植物在红色的土壤中扎下了根,翠绿色的叶片映衬在红色的地表上,为火星增添了一抹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