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语言、文字、服饰等方面都已汉化,但宗教独特习俗迥异,与汉人生活多有不便;
如清真饮食、礼拜等。
二、说突厥语言的回鹘人。
这些人与汉人迥异,从相貌、语言、文字、习俗、宗教都不同。
中华王国成立之后,在户籍登记的时候,将他们统一登记为“回回族”、“回鹘族”;
都归于广义的华夏族。
根据1880年的帝国人口普查,经过晚清回乱和左宗棠入疆征讨之后;
“回回族”只剩不到200万人;
“回鹘族”只剩不到150万人。
西域和北庭省这十多年来,环境大变、沃野千里,近三千万汉族人口涌入;
两省汉人占比达到90%!
但这两族与汉人生活多有不便,通婚较少,但通常要求汉族一方皈绿教,如遵守饮食禁忌、参与宗教活动。
这怎么可以!
于是;
当时的冯衍华见到这方面的奏报之后,当即下令:
在北庭省、西域省的每个府都规划一个绿教县。(中华王国的组织架构是省、府、县、镇四级)
让每个府这两族的人口,全部迁居绿县,限制扩散、传播。
甚至连陕甘等全国其它各省的绿教人口,全部强制往两省迁移。
十年来;
除了这些绿县外,全中华王国的绿色终于被清理干净。
“臣也认为西域省、北庭省的政策模式,很适合治理中亚地区,但还不足。”
李秀成先是赞扬一句,然后提出自己不同意见:
“殿下,臣有几点想法。”
冯衍华诧异的看了看李秀成,说道:“你说说看!”
李秀成开始侃侃而谈:“其一、应当对这些绿教县,加强世俗化治理,让宗教与法律彻底分离,法大于教!”
这就是要剔除宗教特权,在大夏帝国所有地方都是这样。
包括曾经信仰基督的那群白人。
“其二、限制这些县的人口出入自由,只能出不能进。”
这是一招限制信教人数的措施;
那些姓教的人看到大夏帝国的繁华,肯定会大量离开。
在绿色占多数的社会,公开宣布弃教可能面临家庭或社群排斥。
而出到外面来后,就没有任何压力,他们肯定是宁愿弃教,也不愿意再回去。
“其三、将部分坚定绿教信仰的人口,送去奥斯曼土耳其。”
“这一条很好!”
这时候,房永寿闻言也出言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