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毕应福停下来后,朱皇帝又冷不丁的问了一句,既然这么好,为啥当年不用啊。
“呃”
这个问题,瞬间就把毕专家难住了,呃了一下,满脸的为难样子,好似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说啊。
“没事”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知者无罪,尽管大胆放心的说”
朱皇帝既然来了这里,耗了大把时间,检阅工部工匠营,肯定要搞清楚的。
这可是划时代的武器啊,为啥当年被弃用了,不应该的啊,明末混战几十年,太需要了啊。
更何况,毕家两进士,两个六部侍郎,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发展推广,这款优质遂发鸟铳。
“回禀陛下”
“是这样的”
“崇祯八年的时候,家叔进献自生鸟铳给崇祯皇帝”
“当年,战事紧急,朝廷粮饷和工部的经费,也非常紧张”
“还有,当年的这款鸟铳,也有不少的缺陷,所以被迫弃用了,没有进一步的批量打造”
逐字逐句,这个刚刚就任五品官的老工匠,一边回答,还一边偷看朱皇帝的脸色。
没办法啊,之前他就是一个平民,哪里有胆子,议论朝廷的皇帝和政策啊,特别是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前。
伴君如伴虎,万一有人站出来,弹劾他大不敬,那就是死球了。
很简单,任何的新式武器,出来之前,都不会可能是尽善尽美,问题缺点多多。
但是,崇祯皇帝,放弃自生鸟铳,就是有点见识短了,这玩意一旦完善,那就是战场利器啊。
至于是什么经费粮饷问题,那都是小问题了,国家再怎么穷,有心发展的话,还是能继续完善的。
顿了一下,毕应福抬起头,发现朱皇帝没有一丝的不悦,就点头继续说道:
“最主要的缺陷,就是燧石”
“其他的铳机,火药池,阻铁,火镰弹片,我们都能搞定”
“唯一的就是燧石,家父和家叔,在中原各地,寻找了几十年,都没有找到合格的燧石”
“燧石不行,就会影响点火率,打不着火,就无法点燃铳机里面的火药池,进而无法发射弹药”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陛下威武不凡,战无不胜,拿下了缅甸,从红毛夷人手里,获取了大量的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