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去的平西王,他的军队和扈从,耗费500万粮饷”
“福建的靖南王,有100多万两”
“广东,逆贼败类尚可喜,他的军队,也耗费了150多万两”
“就三个藩王,一年的耗费,就差不多800万两”
“本朝,定鼎中原以来,养兵将百万”
“即便是,按照最低的标准,月饷1.5两”
“一个普通兵丁,一年的饷银,就有18两,总耗费差不多1800万两”
“再有一点”
“军营的饮食和月粮,也是耗费不少的”
没错,老辣的多尼老头子,可不会留下任何话柄,留给别人攻击。
这个老狐狸,两鬓斑白,做了一辈子的官,见多了事后清算,无论权势再大,也有衰弱的一天。
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政治清算这玩意,是不需要理由的。
2千多万的粮饷,很多吗?其实一点都不算多,这仅仅是大清国,百万军队的正常开销而已。
满清王朝,最低标准的粮饷,是绿营兵马,仅仅1.5两月饷。
满蒙八旗的精锐骑兵,才能拿到最高的粮饷,足足有3两,甚至是4两。
其他的驻防八旗和汉军旗,三藩兵马,也能拿到2两到2.5两的月饷。
如果,按照百万大军的规模,即便是最低的标准,月饷1.5两,一年也需要1800万两。
如果,再加上每个月的日常开销,米粮发放,那就更不得了。
更何况,满清王朝,为了剿灭明贼余孽,更需要倚重三藩异姓王。
因此,这几年,三藩的粮饷,基本上都是足粮足饷,一年下来的话,也要800万两啊。
后世的康熙王朝,就说过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一点都不夸张的。
毕竟,明末清初,无论是那个朝廷,正常的赋税收入,就是2000多万两。
“咳咳”
眼看着,17岁的小屁孩多尔博,灰溜溜的坐下去,不再炸刺了。
老辣的老索尼,轻咳一声,心中毫无波澜,对着上面的孝庄和小皇帝,继续说道:
“接下来”
“还有几项开支,也有不少”
“年中的时候,福建郑氏海盗,北上入侵南直隶”
“朝廷派出了不少兵马,南下江南”
“靖西将军、安南将军、靖南将军和定西将军,也带走了4万多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