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4章 法理依据(2 / 2)

付出就有回报啊,礼部上下,总算把准了朱皇帝的脉搏啊。

这个老炮筒,心中更是激动了,如此年轻,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确实是中兴大帝之姿啊。

同样,也是谦虚了两句,告诉上面的朱皇帝,这些历史论证,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是的,整个礼部,程源这个尚书,亲自牵头,两个左右侍郎,带着一大堆官员。

研究了半个月,才把这些历朝历代典故,全部找齐了,现在才拿出手的。

没办法,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摊上这么一个武夫皇帝,视国土疆土为命脉。

大朝会的当天,深更半夜的,找到一堆大臣,竟然说要灭了占城国,一个百年王朝啊。

从那以后,礼部就知道了,他们吊了,将来有的忙了,必然面对一众藩属国的责问。

“呼、、”

平静了一下,深吸一口气,老炮筒程源,脸色一正,继续开口说道:

“东晋时期”

“着名的高僧法显大师,西行列国,最后从莫卧儿返回中原”

“他的回程,就是从阿拉干出海,穿过马六甲海峡,途径整个南海,耗费了一个半月时间”

“所以说,那个时候的南海,已经是中原天朝上国的行商内海,畅通无阻了”

“隋唐时期”

“隋炀帝,曾派常骏和王君政,带领舰队,巡视整个南海海域”

“他们的舰队,最远抵达了赤土国,也就是现在的马六甲,柔佛国(马来半岛)”

“两宋时期”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就是现在南海诸岛屿”

“元朝时期”

“元帝忽必烈,派遣大将遣史弼领兵5000,战船几百艘,远征爪哇群岛”

“虽未成功,但意义深远,是南海的最佳论证”

东晋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还有元朝时期。

这些都是大明以前的王朝,尤其是元朝,就是最佳的历史论证。

是的,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就派出了舰队,远征爪哇岛,这也是历史功绩之一。

即便是没有成功,也是破天荒的盛事之一。

道理很简单,元朝是明朝的前朝,明朝也承认元朝的正统。

没错,明太祖朱和尚,登基的时候,就承认了元朝正统。

尤其是在北伐檄文里面,就提到了,元朝是天命所归,大明是继承了元朝国祚。

朱和尚登基以后,也下令礼部官员,开始修撰《元史》,证明大明在国家层面上,是认可元朝的正统地位。

既然,元朝是正统,明朝继承元朝的一切,也是合理合法合规,是历史延续的最佳论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