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一点,东征北伐的战略,就是兵部制定的,他们更不敢忘记。
开玩笑,准备那么长时间的战略,谁敢反对,或是改弦更张,肯定会朱皇帝砍死的。
“至于这个荷兰人,是实力强劲”
“当前的局势下,肯定不能成为本朝的敌人”
“老臣的意思,本朝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养虎为患”
“最好的办法,还是给荷兰人,使一些绊子,削弱他们的战略优势”
“或是联手葡萄牙人,英吉利人,西班牙人”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本朝的朋友”
“就像那个海贸交易,本朝为了朋友的利益,就可以动手搞一搞”
“丝绸,茶叶,瓷器,就可以有选择的,找一些合适的交易对象”
“上好的货物,卖给葡萄牙人,或是英吉利人”
“中等的,或是残次品,挑剩下的,再交易给荷兰人”
“同时,下令沿海的各州府,加强对荷兰人的税收管理,以免他们偷税漏税”
“或是可以下令,本朝南海的舰队,加强旧港府,南海之间的巡逻,大力盘查荷兰人的商船”
“如此下来,长此以往,转运货物到欧洲的荷兰人,利润必然大大减少”
“同时,有利可图的葡萄牙人,英吉利人,更不会袖手旁观”
“或是加大在亚洲的投入,或是加强海军发展,增强实力,继续对抗荷兰人”
“当然了”
“具体的条件,得好好规划一下,或是找葡萄牙人,英吉利人,共同制定合约”
“总之一句话,欧洲列国,出现一支独大的霸主,绝对不符合,大明未来的战略利益”
“一旦出现了强大的领头,本朝就联手弱小的,去制衡平衡,或是往死里干领头羊、、”
、、、
说完以后,寒光闪闪的金光,战略毒士,弯着腰,躬着身,满脸的严肃坦诚,刚毅坚决。
这个家伙,不愧是毒士谋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荷兰人出血流血。
没错的,东征是东征,北伐是北伐,战略是战略。
但是,荷兰人太强了,且一直在变更强大,这并不符合大明的国家利益。
现在的朝廷,完全可以一边准备东征北伐,也可以联手欧洲弱小国家,去制衡荷兰人。
反正,整个亚洲,大部分的货物,都掌控在大明手里。
唯有一些香料,是在东南亚列国手里,但大明的缅甸,阿拉干,也又不少份额。
且,如今的大明水师,早就开始巡视南海了,已经掌控了大部分的南海贸易线。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海贸的贸易线,都是沿着海岸线,很容易控制的,毕竟需要后勤补给。